门头沟区清水水文站恢复重建现场                                     ■记者 刘偶/摄

        随着今年汛期日益临近,作为市级水文监测站点恢复重建工程,门头沟区清水水文站集结了60余名建设者开足马力施工,建设者们有的站在河底进行河床混凝土浇筑,有的在岸上进行水文站房钢筋绑扎。施工方北京建工城乡集团清河水利建设公司清水水文站恢复重建项目经理陈晓祥表示,目前该水文站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5月底前全部竣工,届时清水水文站将成为门头沟区恢复重建后的首批全新智能化无人值守水文站。

        清水水文站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是清水河进京的重要监测点位之一。清水水文站总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整个工程施工难度最大的是河床混凝土浇筑施工。”项目书记杨宝珠告诉记者,为增加河道防汛抗灾能力,项目部根据设计院要求,将河底深度增加了1.5米。由于河底地质山石硬度高,因此项目部在增加破碎炮的同时,采用分层破碎法,以30厘米至40厘米为一层进行机械破碎。“像这种4000立方米的破碎量,我们整整干了20天。”杨宝珠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水河道宽43米,由于整体浇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为提升作业效率,项目部采取分仓施工法,将每100平方米河床划分成一个浇筑单元,然后多单元同时施工。此外,在每个混凝土单元之间,为防止缝隙渗水,项目部还采用了止水带和伸缩缝工艺,在闭孔泡沫板的助力下,实现了拼缝间完全防水。

        此次恢复重建最大的亮点当属经科技加持后,该站将成为一座无人值守的智慧水文站。据了解,清水水文站配备了最新的全自动智能缆道ADCP测流系统和移动式非接触式雷达测流系统。全自动智能缆道ADCP测流系统采用全新建设的缆道,由两岸支架、主索、循环索、副索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该缆道通过专门设计的缆道控制系统,可自动采集水位,同时根据水位变化启动测流,实时采集水深、垂线流速、水位、起点距等数据,并计算流量。所有原始数据,包括流量成果,通过4G测站宽带发送到远程服务器,登录流量测验平台或通过手机可查看测流数据。

        全自动在线雷达波缆道测流系统采用非接触方式进行流量测验,是被列入《2023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的唯一的雷达流量测验设备。项目人员告诉记者,该系统由简易缆道、雷达流速传感器、自动行车、测流控制器、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水位计组成。在测量时,悬挂于缆道上的自动行车将携带雷达波流速传感器,每天定时沿缆道行走并停留在预先设置的逐条测流垂线位置上,测量垂线表面流速,测完所有垂线后,自动返回停泊点,自行进行充电。同时,该系统将数据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到测流控制器,经过计算得到流量,最终数据经4G、5G、北斗等通讯模块发送到远程测流平台,均无需人工操作。目前,整个工程已完成55%的施工量,预计在5月15日完成全部施工,进入试运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