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贾金路复建提升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房山区元阳水村村口,北京建工机械施工集团(以下简称“机施集团”)房山区贾金路复建提升工程项目经理王爱国低头看了看脚下已经夯实的路面基础,“随后这里将铺设二灰和水稳层对路面进行最后的修整,再铺上沥青路面,预计到5月31日,这里的道路将恢复到受灾前的状态。”王爱国说。
由北京建工集团施工的房山区贾金路复建提升工程总长度30.6公里,机施集团施工的范围从贾金路路口起始向内延伸总计23.28公里,包含道路、排水、交通设施、园林绿化、附属工程五大类。
作为去年参与暴雨灾害抢险的专业团队,机施集团从那一刻起便扎根房山区,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此次,团队正在用机械施工专业团队的智慧让贾金路实现重生。
站在一段修好的混凝土挡墙上,王爱国介绍,贾金路去年受灾严重,由项目部修复的区域水毁道路占比近八成,可以说修复贾金路比新建一条路还要复杂,“我们既要将原有被冲毁的结构进行处理,还要在上面重新铺设道路,特别是面对山区水灾易发的现状,为未来修筑高质量道路是我们肩负的责任。”王爱国说。
要让山区道路有效应对雨水冲击,挡墙是接受考验的关键。修复中项目部将原有通过水泥砂浆粘接垒落的石块挡墙改为了全现浇片石混凝土结构,王爱国说:“相比传统挡墙,混凝土挡墙的抗冲击能力更好,特别是混凝土中添加了15—30公分粒径的石子,为混凝土强筋健骨,可以更好地提升挡墙的抗冲击性,解决传统挡墙砂浆率先被冲掉导致的挡墙垮塌进而涮空路基造成路面坍塌的严重后果。”
整个工程的片石混凝土用量达到21万立方米,若使用的混凝土罐车首尾相连,比从北京排到天津还要远一些。为了让挡墙落地生根,项目部首先使用专业炮捶对基础进行“敲打”。“贾金路沿线地下多为岩层,使用炮捶将基础破碎才能植入钢筋,让挡墙根基更加牢固。”王爱国说。
该工程于去年9月30日开工建设,春节期间也没有停工。对王爱国来说,最难忘的莫过于年底和年初的极寒天气。由于现场位于深山区,最低温度低于零下10摄氏度,此时正值混凝土挡墙施工阶段,为了确保工程不停,项目部制作了暖棚扣在挡墙结构外围,并在内部放置增温装置,确保内部结构不低于13摄氏度,同时该暖棚可以实现整体吊装运输,每段施工完成后用吊车将暖棚吊装到下一施工区域,整体周转效率更高。
结合山区道路复建的要求,项目针对新道路的坡度、挡墙位置等情况变化,对全线十几处道路原有转弯过急的区域进行调整,让拐弯变得更缓,提高车辆通行的安全系数。
挡墙施工完成后,项目部对挡墙与山体之间的道路主体进行回填、夯实等工序,特别是针对现场砂石料尺寸不一的情况,将挖掘机的挖斗缝隙进行改造后作为筛子来过滤运来的沙石料,这样的做法不仅精准筛分材料,还可以省去人工筛选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按时完成道路整体的施工进度提供保障。
此外,在整个工程中项目设置了6个工区,每个工区配备了工人休息室,让工人们可以在里面遮风挡雨和躲避严寒。
根据施工计划,该区域3月底完成所有片石混凝土挡墙的施工,于4月1日进行路面沥青的大面积摊铺工作,确保5月31日道路具备通车条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