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假期,北京文化和旅游消费双增长,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旺盛。北京城市图书馆开放、新年音乐会回归、新年倒计时线下活动回归、冰雪旅游季覆盖全市16区等,也形成热点,带来许多惊喜。
文化遗产、商业综合体人气旺
旅游方面,元旦3天假期重点监测的170家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接待游客483.4万人次,累计营业总收入32471.1万元。接待量和总收入分别比2023年同期增长80.5%和30.8%。
游客接待量排名前10的景区(地区)为:王府井、南锣鼓巷、北京蓝色港湾、前门大街景区、颐和园、天坛公园、中粮·祥云小镇、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奥林匹克公园、乐多港假日广场。世界文化遗产和文旅消费综合商业街区(体)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吸引力。
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43.6万人次,同比增长41.2%;营业收入4993.8万元,同比增长37.4%。其中,延庆区接待23万人次,密云区接待8.3万人次,通州区接待4.5万人次。乡村民宿经营客房平均入住率43%。其中,前两日客房平均入住率53%。乡村民宿接待总人数3.5万人次,同比增长55%。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元旦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55.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同比增长200.7%,较2019年同期增长5.6%。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多家旅游平台1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点燃了消费者的出游热情,也激发了旅游市场活力,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
去哪儿大数据同样显示,同比2023年同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增长达七成,不少人选择离开久居的地方跨年。今年元旦,最受欢迎的地区都属于“20度气温线”以内,不过一个是零上20摄氏度的南方暖冬游,一个是零下20摄氏度的北方冰雪游。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焰火和音乐是迎接新年氛围的标配,2024年元旦期间,“跨年烟花”“跨年演唱会”热度大幅上涨187%和249%。时间有限的小长假并不妨碍年轻人拼上年假“享受世界”,元旦游玩5天至8天的“中长途游”热度同比上涨178%,而在“中长途游”人群中,出境游人次占比接近20%,开放对华免签政策的东南亚国家对国人构成了绝对吸引力。
新年音乐会、演唱会等满足多种需求
在演出市场方面,元旦假期153个剧场举办营业性演出共计268台807场,吸引观众逾21.6万人次,票房收入约5353.8万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166.3%、263.7%、442.8%。
从演出场次角度看,最活跃的3个类型为脱口秀、话剧、儿童剧,分别演出255场、104场、98场。此外,在京中央文艺院团和市属文艺院团纷纷登台,陪伴市民跨年。据粗略统计,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期间,以“新年音乐会”为名的演出就超过20场。当北京市标志性的音乐盛事与重要的文化名片——北京新年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奏响时,万人大礼堂座无虚席。
大型演出的消费拉动作用也很明显。林宥嘉、赵传、小野丽莎分别在华熙LIVE·五棵松、首都体育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演唱会,共吸引观众约3.5万人次,票房收入超2000万元。
北京城市图书馆成顶流文化设施
元旦假期,北京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07项596场,参与市民群众79.5万人次。活动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24%。
其中,新开放的北京城市图书馆成为元旦假期“顶流”。截至1月1日14时,该馆假期共接待6.87万人次观众,其中,3153位读者新办理了读者证。为了回应参观者和借阅者的热情关注,元旦期间,北京城市图书馆共开展29场读者活动,其中23场为线下活动。雕版印刷体验、森林书苑集章打卡、摇篮书香大礼包、“展阅季”公共艺术展览等活动累计接待6.63万人次读者参与。
冰雪活动覆盖16区
北京冰雪旅游季于全市16区举办78项冬季文旅消费项目。跨年之际的首钢园,冰雪乐园、美食嘉年华、跨年音乐派对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2023年12月31日,在首钢一高炉广场举办的2024年新年倒计时活动,首次以当代书法家手书的“新年快乐”向世界发出来自北京的问候,燃爆冬夜。当天,首钢园共接待市民和游客突破10万人次。
元旦假期,全市文化执法系统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138人次,检查各类文旅场所1225家,未发现非法“一日游”等涉文旅违法违规行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