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通的17号线与10号线换乘站太阳宫站内景 ■记者 刘偶/摄
近日,地铁17号线太阳宫站的建设者——北京市政路桥总承包二部1707项目部全员齐聚站内,共同庆祝车站建成。17号线07标线路长度约1.17公里,包含特级风险源1个,一级风险源57个,二级、三级风险源96个。
太阳宫站是17号线与既有10号线的换乘站。该项目工作人员介绍,乘客从17号线下车后,步行不足百米,从地下四层到楼上站厅,即可转乘10号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盾构下穿10号线太阳宫站特级风险源,这是本工程最大的难点。”该项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盾构区间全长850米。由于17号线位于10号线正下方,因此盾构掘进路线恰好与10号线太阳宫站下方的16根围护结构混凝土钢筋桩产生碰撞。项目部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专家论证,最终选择盾构磨桩方案。该方案在确保10号线太阳宫站整体结构安全的同时,保证本区间盾构顺利掘进。
该项目采取了一系列控制地基沉降的举措。17号线太阳宫站地质为带水中粗砂,由于该地质稳定性差且地层含水量丰富,因此盾构掘进过程中极易发生涌水、涌沙现象,尤其在盾构始发和接收期间,该种地质极难控制地表沉降。
在盾构机选型时,项目部优先选用双液浆机型。该项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盾构施工中,盾构机需要一边掘进,一边对隧道四周土体注入填充液浆,以提升整体结构牢固性。采用双液浆盾构机后,盾构机可以将水玻璃和水泥浆两种浆液同时注入,在水玻璃快速催化凝固作用下,仅需25秒左右,注入的液浆就会凝固,达到控制地表沉降的效果。
此外,在盾构穿越10号线太阳宫站期间,项目部还将克泥效浆液和水玻璃双液混合后,从盾构机中盾的径向注浆孔注入,及时充填盾构机掘进引起的盾体与土体的间隙。“为了能第一时间获取地表沉降数据,我们在隧道内选择多个点位,并排设置9列监测探头,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轨行区及站台沉降情况,每20分钟出一组监测数据;在10号线每日0时到4时停运期间,第三方监测人员对站内轨道运行区进行复测。”该项目工作人员说,在整体左线盾构掘进过程中,项目部最终将车站结构沉降标准控制在1.58毫米以下,大幅低于3毫米的施工设计要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