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召开“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实施30周年座谈会”。记者了解到,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实施30年来,培养了2977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其中已有13人成长为院士。

        据了解,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设立于1993年,是北京市人才培养体系中实施周期最长、在科技界具有最广泛影响和声誉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实施30年来,科技新星计划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始终聚焦支持35岁以下处于科研早期的青年人才,着重培养其主持科研的能力、矢志攻坚的担当和科学家精神。

        30年来,科技新星计划培养了2977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其中已有13人成长为院士,95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324人获得国家杰青优青基金;74人担任国际学术组织主席、国际学术期刊主编等重要职位,78人入选“高被引学者”;60人次获得重要国际奖项,1679人次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奖项;累计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任务和创新工程等5万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