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指导,北京产权交易所承办的2023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推介会主要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关键环节和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自中央企业、北京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和服务机构的近500名代表参会,394个项目在本次推介会上集中亮相。

        推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既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也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本次推介会旨在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同时通过搭建平台,拓展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接渠道,促进双方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共同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据了解,本次推介会项目呈现3个新方向:一是项目紧盯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既有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影响带动能力的中央企业项目,也有聚焦“专精特新”在产业配套上具有积极作用的民营优质项目;二是项目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多方协同推动强链补链重大项目落地,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三是项目合作方式灵活多样,可通过合资建设、产权转让、增资扩股、投资并购等方式广泛开展合作,探索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模式,构建起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次推介会形式多样,结合参会企业实际需求,开展了需求发布、路演展示、投融资对接等各类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活动实效。在本次推介会上,“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专区”正式上线,该专区通过集中披露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最新项目,与线下推介会形成合力,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协同发展优质项目的实时、高效对接。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股权合作金额超9000亿元。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对外参股投资各类企业超过1.3万户。他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更加注重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合作、共同发展,更加注重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合资合作,更加注重提升科技含量,不断推动健全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着力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利共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表示,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全国工商联高度重视,坚定支持、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合作。未来全国工商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着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的同时,推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不断优化,为民营企业抓住合作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介绍了北京市国企和民企在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透露此次推介会集中了一批优秀的北京国企参加,涉及电子、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新基建、金融等行业,希望通过此次推介会,搭建起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的桥梁。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强各类社会资本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新赛道、融入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北京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戈表示,在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过程中,北京产权交易所一方面全力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为推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贡献了资本市场力量。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产权交易所完成约1800项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项目,引入非公资本近7500亿元,一大批国企民企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现资本融合,并以此为带动,在多领域、多板块、多业态上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本次推介会上,国有企业代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周明春详细介绍了该企业在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医药医疗健康等领域和民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将加强与民企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科技创新和国际化等领域的合作力度,打造协同发展新局面。民营企业代表浙江新瑞立汽配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平详细介绍了其践行的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新模式,为更多国企民企创新合作方式提供了借鉴。

        此外,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翌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进行了协同发展项目现场路演,涵盖航空航天、能源化工、重大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