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增柱在工作中
岳增柱,现任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天海氢能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瓶附件分会委员和气瓶检验分会委员、北京市氢能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天海工业复合气瓶创新工作室领军人,曾担任北京冬奥会主火炬供氢系统项目负责人。岳增柱2006年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先后从事钢质无缝CNG气瓶、车用压缩天然气钢内胆玻璃纤维环向缠绕气瓶、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呼吸器复合气瓶、车用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氢气复合气瓶、非金属塑料内胆纤维缠绕复合气瓶等产品的设计、开发、认证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经过10多年的刻苦钻研,岳增柱熟悉并掌握了压力容器气瓶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及检测等所有流程,带领技术团队出色地完成多项艰巨的技术攻关任务,开发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天然气汽车、消防防护以及氢能源汽车等领域。
刻苦磨砺 成果丰硕
岳增柱数年如一日深耕天然气汽车(NGV)用气瓶(一型瓶及二型瓶)开发。2006年-2010年,国内以及国际市场天然气汽车大力发展,对车用燃料天然气的包装容器储气瓶提出新的需求,他主持了符合国内、国际ISO11439、北美NGV2、欧盟ECER110等一系列标准的大直径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无缝气瓶及金属内胆玻璃纤维环向缠绕气瓶产品的开发工作。这些产品在国内知名OEM整车厂以及国外的整车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岳增柱和团队聚力呼吸器(SCBA)用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开发。2010年-2016年,为进一步拓展消防员用呼吸器复合气瓶的欧美市场,他带领技术团队,完成了符合美国交通运输部(DOT)CFFC规范、加拿大交通运输部(TC)B339规范以及欧盟EN12245规范的一系列消防员用呼吸器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产品的开发及认证工作。这些产品成功应用于多个国际安防企业以及国内个人消防防护领域。2010年-2013年,他的技术团队承接了公安部消防局上海消防研究所《提升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和增加气瓶储气量技术研究》任务课题,制定了呼吸器用高压复合气瓶产品企业标准,完成了产品的开发及认证,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燃料电池车(FCV)用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高压储氢气瓶(三型瓶)开发也是岳增柱攻克的难题。2016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先后开发出工作压力为35MPa和70MPa,水容积为27-260L的一系列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储氢气瓶,并取得国内型式许可。这些产品重量轻,安全性高,耐腐蚀性好,在国内氢燃料整车企业批量配套应用。2017年,他的技术团队承接北京市科委《燃料电池轿车用70MPa氢气瓶开发及认证》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车用70MPa高压轻质车载氢系统开发》及《70MPa大容量储氢气瓶研发与配套》课题2项。2021年底,3项课题都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攻坚克难 助力冬奥
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出科技冬奥和绿色冬奥的办奥理念,并积极推广70MPa氢燃料车辆的示范应用。当时的天海工业已经完成了多款70MPa氢气瓶的开发,但是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对后奥运时代的氢气瓶推广非常不利。于是,岳增柱又带领团队不断地开展迭代优化设计、低成本关键材料替代、生产试制及试验改进等工作,历时6个月,2021年1月,一款成本下降了30%的70MPa氢气瓶的开发和认证工作终于完成。
离冬奥会开幕时间越来越近,但是70MPa氢气瓶的原材料采购和运输都因为当时的疫情而受到了极大影响,特别是碳纤维,采购十分困难。为保障冬奥会项目的及时交付,岳增柱及团队精确计算原材料用量,按照每周的预测需求精准跟踪采购计划,快速摸排国内所有供货渠道,多方协调资源解决碳纤维保供难题。经过3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天海工业出色地完成了冬奥会140台氢燃料大巴车用70兆帕氢气瓶交付任务,并在冬奥会上实现了批量化推广应用。为确保北京冬奥车辆正常运行,他组建硬核保障团队,承担延庆氢燃料车辆运行区域的车辆跟踪监测、服务保障等任务,先后投入近20人。不仅仅是氢燃料大巴车的氢气瓶,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储供氢系统也出自他的研发团队。他和团队实现了自主储氢系统在北京冬奥会的成功应用。
冬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天海工业的行业知名度,更为推动北京市和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起到良好示范作用。2022年4月,《2022北京冬奥会70MPa氢燃料汽车用储氢系统研发》项目获得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二等奖;岳增柱创新工作室获评2021年度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岳增柱荣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所冬奥专项办公室授予的个人荣誉证书;并于2022年荣获京城机电模范职工称号。
凭借坚持的精神、不变的初心,岳增柱带领着技术团队,打破固有思维,攻克数个难题,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他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把技术新优势应用到新领域,解决核心关键“卡脖子”难题,不懈地诠释着技术人员的执着与追求。
(文、图/企业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