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金融工作面临着如何妥善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如何大力去虚向实支持实体产业,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如何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等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金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充分认识金融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本质和宗旨的科学概括,为进一步认识新时代中国式金融定位、金融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破解金融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金融必须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现代化经济提供重要力量。

        (二)金融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持续改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必须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筑牢金融安全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金融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全局

        新时代金融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其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与金融的辩证关系。要认识到金融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在国家双轮驱动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金融发挥贯通产业链、连接国内外的纽带和助力畅通内外循环作用。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更广泛稳链强链、服务产业升级,通过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更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更加助力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拿出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特征和规律

        (一)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优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始终坚持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强化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前瞻意识,主动消除风险隐患,及时防控金融风险,以金融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

        我国金融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认识,强化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的金融功能,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架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金融改革与开放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他国道路和模式,必须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三)坚持新时代金融工作原则不动摇

        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四项重要原则。一是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三是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四是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四项重要原则,既是对我国金融发展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提炼,也是对未来我国金融发展的具体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秉持系统观念建立大国金融体系

        金融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全局观念,以全面系统的战略思维统筹兼顾、系统安排,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式金融发展,不仅要瞄准系统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而且要深入研究金融体系各要素的关联性和各项举措的耦合性,使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施成效上相得益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更现代化的要求,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从直接融资到间接融资,从银行体系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风险防控到为实体经济服务,从金融改革到金融开放,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重要金融大国。

         三、实施新时代金融方略,翻开金融业发展新篇章

        (一)把准金融基本运行逻辑,深化新时代金融改革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这一论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金融发展基本运行逻辑。三项任务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控金融风险是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的前提,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强化金融监管,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进入新时代,改革是我国金融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决我国金融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强调“坚定深化金融改革”,要求在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业发展,需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长远、全面、系统安排,不仅要聚焦体系重要环节精准发力,还要着力系统性关联要素,使新的改革举措在政策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上相互耦合,实现改革成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聚焦发展经济着力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实体经济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金融脱离不了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创新的支持作用,培育发展经济增长点。对于创新型经济活动,金融体系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其资金可得性,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发挥金融筛选创新的功能,并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扩散提供支持。从金融的本质出发,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核心功能,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防止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有必要通过控制企业的贷款规模、探索创新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等途径,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增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领域等的资金支持力度。

        立足新发展阶段,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由于金融的特殊性,政府通过金融干预手段来引导金融资源的配置和供给。要改进金融供给渠道和方式来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要求,深化普惠金融理论研究,提高全社会对普惠金融的理解与认识水平,更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构建和完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社会各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职责,出台相关的财税支持政策和监管措施。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绿色金融,要求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是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健全绿色金融产品与市场体系,鼓励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相关产品创新,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等领域。

        (三)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我国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和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必须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维护金融安全,要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础上,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科学防范风险,强化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安全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要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尚不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有待提高,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新的风险仍在发生。对此,要用好宏观金融调控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加快金融市场及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数字化和关系信息设施国产化,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混业监管和信息共享。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宏观管理制度建设,更加重视行为监管,确保风险防控耳聪目明,形成经济发展和金融监管的合力,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

        (四)高质量党建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金融秩序。我国金融业必须坚决服务发展大局,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党建+”金融业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金融企业必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国有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不断完善党管金融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风险,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到实处。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内嵌到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合理确定不同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综合考核等机制,切实保障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健全党建制度规范,嵌入党建管理要求,把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结合起来,将党建工作质量与绩效评价挂钩,确保党的意志主张融入金融工作决策体系,提高各项决策的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持续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专业的金融干部人才队伍,持续提升金融干部队伍监管能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嘹亮号角。新时代我国金融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实际行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奋力谱写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