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煤总医院首批医疗队与消防救援人员进入失联镇                          ■企业/供图

        北京持续多日的强降雨,造成位于京西的门头沟区多地受灾严重。自8月2日开始,京煤总医院接连派出3批医疗救援团队向深山突进。他们蹚水过河、攀爬峭壁,开展了一场场强降雨后的医疗救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首批医疗队徒步进入失联镇

        清水镇和斋堂镇位于门头沟最西边,受洪水泥石流冲刷,供水、电力、燃气、交通和通信一度中断,成了“孤岛”。 8月2日,这里迎来了京煤总医院首批医疗队。他们一行8人与消防救援人员肩背物资及医用药品,一同挺进斋堂镇法城村、清水镇黄安村。

        因为109国道塌方,医疗队进村用时超过了12个小时。这途中,他们需要驱车绕行怀来入京,翻越塌方的泥泞路段,蹚过湍急的河流,最后徒步30公里才得以进村。

        “当时走的路非常艰难,水已经没过了膝盖,真怕自己坚持不住,给队伍拖后腿。但想到我身上背着救治伤员的药,我还没有完成任务,不能倒下。”首批医疗队员霍晓敦回忆说。

        8月3日凌晨抵达清水镇后,医疗队清点完物资就马不停蹄奔赴“战场”。 清晨,医生随战士上山搜救,护士在驻地开展医疗施救。尽管环境恶劣,他们依旧秉承着专业精神,为外伤人员进行清创换药包扎,为受灾群众发放感冒发热药品,救治中暑患者。照顾好受伤村民后,队员为慢性病老人问诊,安抚百姓情绪。

        46个小时的救治行程中,医疗队几乎没有休息,困了在大卡车上靠一靠,饿了啃几口面包。等他们离开时,也受到了村里的“特别礼遇”,村里百姓纷纷拿出自己种的瓜果以表示感谢。“那一刻,我们的心都贴在一起了。”

         医疗急救组紧急转运病人

        8月3日10时,京煤总医院再次派出12名医护团队,组成了两个班组的急救组,参加“120”急救。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支临危受命的专业队伍,迅速组合,进山救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夫杨冬明推迟父亲术后复查时间,顾不上几近肝衰还在长期服药的爱人,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120急救队。

        “我来门头沟20年了,家也安在了门头沟,这里就是我的家。现在家园被洪水破坏,大家都在为重建家园默默做着贡献。我穿着白大衣又是党员,所以这种危险的、未知的任务,必须是我去。”杨冬明斩钉截铁地说。

        随后几天,救护车日夜颠簸在门头沟区各个路段,把一个个伤患转送到医院,让患者得到进一步治疗。截至8月11日,急救队共工作189小时出车78趟,救治77人次。

        在韭园村,有一位92岁高龄的老奶奶,洪水把她长期服用的药物冲走了,导致慢阻肺急性发作,喘憋不能活动。120急救队队员穿过泥泞的道路,涉水把老人家抬上车,给予紧急治疗后,她喘憋明显缓解。老奶奶缓缓地说:“我终于喘上气来了……”随后,队员们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向下一位患者奔去。

        当急救车行走在进山的道路时,许多路基都被冲塌,处于中空状态,车随时有坠进洪流中的风险。河岸两旁的房屋被洪水和泥石流吞没,断路、积水、泥石流随处可见,比想象中的路况更糟糕。“不害怕是假的,可我们怕了病人怎么办,必须得上,而且,必须快。”杨冬明说。

         医疗救援队守护住院患者

        劈柴,生火,做饭……7月31日10点50分,位于王平镇的王平医院水、电、通信、燃气、道路交通全部中断。医院里38人组成的深山医疗团队展开自救,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住院患者。

        为了让患者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医疗队员们开始搭灶台劈柴生火做饭,想尽一切办法给住院患者提供一口热饭。没有物资,大家就把家里的东西凑在一起,蜡烛、手电筒、杂粮、肉菜等稀缺物资在困难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8月4日,京煤总医院救援队伍出现在王平分院,为住院病人撑起了“医”线希望。他们带来两台发电机提供临时电源,并送来了急救药品、蔬菜、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帮助医院解决用电用餐用水问题,确保了在院员工及住院患者近百人的饮食、生活、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