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砖窑厂改造后的外观                                                  ■企业/供图

        整齐排列的红砖肌理让砖窑厂重新焕发新生;近40米高的烟囱被改良为颇具时尚感的“砖窑里”;下沉广场的错台设计让文化传承与休闲娱乐有机融合……这便是位于海淀区西三旗的一座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砖窑厂,作为西三旗地区现代工业的源起之地,更是地区工业遗存改造升级的收官之作,而它的蝶变才刚刚开始。

         西三旗建材城的起源

        “北京市砖瓦总厂”是一个颇具时代感的名词。20世纪中叶,它的诞生拉开西三旗地区建材行业发展的序幕,成为地区产业的起源项目。

        伴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该厂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开启了“沉睡”模式。虽然历经50多年,但这座54门轮窑因为采用风机降热技术,实现了对窑体最小损伤的生产运转而得以保留至今。

        既要充分考虑项目周边的综合需求,又要留住历史记忆。作为项目投资方和建设方,海开集团在项目筹备之初就确立了以秉承文化传承性、自然生态性、景观活力性、视觉整体性为4大原则,打造“工业遗产,文化体验”都市花园的设计理念。

        作为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城市设计研究院一所所长徐宁对项目的改造有着莫大的热情。“这个项目为北京城市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更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如今让它重获新生,是我们的责任。”徐宁说。

        经过现场踏勘,并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周边教育设施、产业项目、住宅小区的特点分析,设计团队拟定了一套“拆除复建与保护传承”的总体思路。“所谓拆除复建便是针对建筑被认定为危楼的实际情况,对既有结构进行部分拆除,使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组合的形式将原有建筑进行复原,而保护传承则是力所能及地利旧,同时将烟囱、扶墙柱等结构代表的砖窑文化在建筑内进行呈现。”徐宁说。

         结构大手术却保有原汁原味

        对方案负责人葛国栋来说,整个建筑的既有结构分为烟囱和窑体两个部分,虽同处一地,但结构情况差异很大。“烟囱的主体结构非常完好,而窑体的结构经过多年使用变得松散,局部墙面甚至徒手都能抓碎,需要差别处理。”葛国栋说。

        结构设计团队按照相关规范,将窑体分为南、北、中3个部分,中间作为项目的核心在内部植入钢结构骨架对原有结构进行支撑,南北两侧考虑到未来产业植入需要采取混凝土结构对原有结构进行替换,确保建筑使用安全。

        烟囱的结构条件最好,设计团队采取“扣帽子”的方式进行改造,即将原有烟囱顶部大约6米高的结构进行拆除,考虑到配重和受力要求,定制了一顶钢结构的“帽子”,锚固在原有结构上。“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既可以保证原尺寸,同时在钢结构上植入了‘砖窑里’的文化符号,通过镂空设计并搭配灯光效果,让烟囱兼具历史风貌与现代时尚。”施工图负责人李东梅说。

        此外,窑体原本54个门洞保持原位置不变,改造为建筑外门窗。主要出入口位置增加了与窑门贴合的黑色弧形钢板,在解决雨棚需求的同时为建筑增加了具有时代感的元素。

         高融合度成项目一大亮点

        城市更新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考核标准便是能否与周边生态有机融合,该项目的高融合度和实用性成为项目蝶变的重要成果。

        由于该项目的整体限高,设计团队只能向下挖潜2米,设计的下沉场地采取由外向内层层退台制造层次感,使平面景观演化为立体景观。马文华是项目的景观设计,在她看来,退台设计让景观变化空间更大:“同结构设计一样,我们将景观设计也分为3个区域,首先北侧通过与市政道路联通的步行道实现引流入场,同时在北区将历史物件和新建雕塑组合搭配,让市民进入景观后就对项目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中间作为项目主出入口打造了环形景观和环形阶梯踏步,既可以做到聚合指引,同时还可以成为园区重要的发布空间。南区则将市民休憩与儿童娱乐设置布置在其中,并在整个景观体系中布置发光体,在夜间同建筑灯光有机融合,实现多层次渐进式融入。”

        步入建筑内部,诸多融合元素也让建筑使用功能更加完善,“扶壁”是原砖窑用来支撑主体两侧的功能结构,改造后这部分完全变为装饰效果。为了保留窑体的效果,设计团队将建筑外侧的“扶壁”形制保留下来,同时将内侧的“扶壁”去掉,利用新增空间植入壁龛,作为原有历史物件的展陈空间,实现了融合与创新。

        目前,该项目进入后期装修环节。精装修负责人顾亚琪说:“由于项目实际使用空间有限,如何让装修既有工业范儿,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装修上进行了一些考虑。”比如,该项目将原本需要在屋顶布设的风管和消防管道全部改为地下布设,屋顶只保留消防喷淋系统,中部展厅上空采用全开放钢结构采光天窗,根据不同光照角度计算确定结构与装饰构件的高度,并将消防喷淋系统植入装饰构件,从外面几乎看不到管线布置,提高了整体的装饰效果,而这种设计在避免炫光干扰的同时可在展厅内部仰望室外烟囱全貌。

        而在烟囱上,设计团队加装外挂螺旋楼梯并通过烟囱内部植入平台与楼梯相连,未来通过设置影音播放设备,可以烟囱内壁为屏幕展示更多工业遗迹的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