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号楼改造完成后,居民们受邀参观新房                           ■记者 董一鸣/摄

        由北京建工五建集团负责的劲松一区114号楼拆除重建项目近期通过竣工验收。至此,114号楼实现了“重生”。

        此次“重生”背后绝非是简单的“一拆一建”,统筹调动资源,多方无缝联动,实现了项目高效运转,更为超大城市探索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份高分答卷。

         四方共担平衡资金

        相比开发建设新项目,推进城市更新等既有项目改造升级,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利用现有实体资源实现前期投入、过程建设、后期运营的资金平衡问题。

        1978年建成的劲松一区114号楼,是本市首批危旧楼改建试点项目。

        市国资委、朝阳区高度重视该项目改造建设,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存在的群众工作、资金平衡、方案设计、施工组织、物业费收缴等重点难点问题,多方开展深入研究分析。

        最终该项目研究了一套全新的“四方共担”原则,其中由劲松街道办事处作为组织实施主体,产权单位北京建工五建集团作为建设实施主体承担拆除重建的任务,愿景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投入,负责后期运营工作,而居民作为房屋产权人承担一定的改造费用,实现了四方均出资、四方共担责,成为项目顺利实施的前置条件。

         听取意见完善改造

        “我们要出多少钱?”“户型变化和新增面积是什么情况?”“我们多久能搬回来?”这是居民最关心的三大问题。

        针对诉求,由属地政府、改造企业等实施主体成立了党建工作小组,围绕居民的疑惑进行说明。“公开透明”是党建工作小组开展工作的基础,历时一年时间,工作小组事无巨细地宣讲和解释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而仅每户每个月入户都要走访两次,彻底打消居民对自己未来新家的疑惑,实现了66户居民按时签约搬家。

        除前期政策解惑外,项目还在改造过程中分别在二次结构施工和装修环节组织了两次业主开放日,邀请居民代表走进现场了解进度,听取意见进行优化完善。

        改造中诸多细节也让居民们更加踏实。每个单元楼门都设有独立的内嵌式电梯,为保证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单元楼门口都设置了一套自动升降平台,帮助行动不便的居民使用;新建114号楼新增了511.93平方米的面积,平均每户增加约7.7平方米,设计团队将老房子“大卧室小客厅”改成了“大客厅小卧室”,并在每一户的阳台上设计了上下水,方便居民将洗衣机放置于阳台,给卫生间和厨房腾出更多空间;考虑到项目地处三环边,项目所有窗户都采用“三玻两腔”的降噪设计,确保居民正常休息不受噪音影响。

         专人负责顺畅工作

        回顾整个工程,前期策划至关重要。该项目采取了“一体化实施方案”,即政府端负责政策引导,改造主体由北京建工五建集团牵头,整合设计、开发、施工、物业等由专业团队开展后续项目建设工作,这样一来各项报批手续、采购招标、过程管理做到了统筹调配和资源共享,减少了大量沟通对接成本,初步测算,项目综合成本至少可降低约10%。

        此外,在整个改造过程中,项目采用专人负责制,也明确了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让改造工作更加顺畅。由于政府不同业务口线只需要对接建工五建集团专人,避免了“同样的问题讲三遍”的理解差异和执行不到位,确保项目正常推进。比如,社会资本引入进行后期运营维护,新增地下一层作为物业办公和小区经营性配套空间,势必增加整体成本,经过专人协调统筹相关利益方开展专题会议,项目确定了地下新建成本单独核算,不计入综合改建成本,消除了居民对于出资的争议,同时明确了社会资本的出资结构与权利义务和收益分析,确保后期运营中的平稳有序。

        目前,该项目形成了一套从立项、规划、融资、施工建设、后期运营的全流程环节操作手册和可推广的完整闭环体系。这套体系即便在114号楼一栋住宅楼的开发建设中都可以实现“微利可持续”,未来如果某一小区或者某几栋楼同时开启此类操作时,便可以直接用这些经验进行复制,书写推进首都城市更新工作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共赢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