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走进三元农业科技园“麦收课堂”                               ■记者 董一鸣/摄

        正值麦收季节,首农食品集团西郊农场三元农业科技园里,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麦香。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麦收课堂”,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同学们,秋天播种,夏天收割,小麦的生长要历经4个季节,要用200多天,才能从种子长成麦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三元农业科技园的麦田里,农事体验课辅导老师正在向学生们介绍小麦知识。

        艳阳高照,风吹麦浪。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上满是兴奋,在麦田里寻找“遗失的镰刀”。“这里有!”“我找到了!”脆生生的童音在麦田里此起彼伏,被工作人员故意隐藏的镰刀并不是很难找到,经过短暂寻觅,每个孩子都找到了一把镰刀。按照辅导老师告诉的方法,孩子们每收割一把麦子起身交给家长的时候,眼睛里溢满了成就的光芒。

        孩子们小小的身影淹没在大片的麦田里,他们一手抄起镰刀,一手归拢麦子,不怕麦子扎手,看准出手,镰刀落处,麦茬现出,麦穗获得了自由。走在麦田,握着麦穗,切实感受着麦收的喜悦,体会着农民伯伯种田的艰辛与付出,孩子们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解或许更加深刻了。

        炭火在阳光下格外炙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青麦穗伸向炭火,忍受着炙烤,嘴巴里还数着数:“……9、10,好了!”严格按照老师指导的烤青麦方法操作,每个孩子手里都捧着烤好的青麦,揉搓、鼓起小嘴将麦皮吹走,手心里留下黄绿相间的麦粒,仰头、抬手、麦粒入口,在牙齿和舌头的共同作用下,口腔内散发出新麦被烤熟后独特的味道,不仅带给味蕾特别的满足,还有第一次体验的新鲜感。

        孩子们带着自己收割的小麦跟随老师来到麦田一侧的凉棚内,在老师的示范下制作小麦花束。小手认真地挑选出麦穗完整,秸秆粗壮的小麦,和路边采摘的向日葵一起捆扎起来,用装饰纸包裹,一束小麦花束就完成了。虽然孩子们的花束形状各异,但最终的成果依然让家长们欣喜。

        拿着小麦花束和麦粒收集瓶,一位家长说:“到农场参加农事活动,认识小麦,体验麦收,在劳作中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意义,对培养孩子的性格会非常有益处。”

        据了解,北京三元农业有限公司是西郊农场所属的现代都市农业公司,占地1000亩。园区地处海淀区上庄镇,西倚西山、北靠水库,紧邻京西稻保护区、翠湖湿地保护区及故宫北院新址,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及历史底蕴。

        “园区主营业态有学农劳动教育、田园亲子教育、市民菜园认养、果蔬采摘、高端农产品配送等。通过不懈的努力,在田园亲子教育方面,我们开发出了一系列以自然农耕为主题的自然启蒙课程与自然体验课程。”三元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三元农业结合自身农业领域优势,还成立了“元农学堂”教育品牌,围绕农业引申开发了众多涉及校内外的系列课程,目前已与几十所学校展开多种形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