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北京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积极构建首都绿色金融体系,不断深化“两区”建设绿色金融领域改革开放,发展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超35亿元,建成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管理系统,并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生态环境问题曾经是北京“大城市病”的突出问题,10年来,北京推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改革措施,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带来的“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以治理大气污染为例,北京市把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大气污染防治难题的关键一招,出台实施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排污许可制、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一系列创新性改革方案,其中大部分都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意见》,实施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系、落实排污者主体责任、完善公共政策、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能力、严格督查考核和问责等六大方面、18项改革措施。细颗粒物(PM2.5)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的30微克/立方米,实现了10年降幅66.5%的成绩。
为解决过去“环境廉价”的认识误区问题,北京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更多地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从2015年起探索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从“以邻为壑”到上下游、左右岸同步治污,随着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补偿金从2015年的9.7亿元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1114万元,实现了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稳定在75%以上、连续3年无劣Ⅴ类水体,经济政策撬动作用显著。
2021年,《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出台,支持生态涵养区把守护绿水青山作为头等大事。2022年,北京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改革,实现了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并重、激励与约束协同。按照“损者担责”原则,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完善与检察公益诉讼的衔接机制,累计办理了251件损害赔偿案件,索赔资金超过3.11亿元,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沉重代价,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怪局。按照“生态有价”原则,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布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推动生态涵养区试行GEP分区核算,让守护绿水青山的市民端上“金饭碗”、吃好“生态饭”。
国土空间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20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意见》,传导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刚性要求,评估调整3条控制线,落实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市域面积27.5%的生态保护红线和14.1%的城镇开发边界,完整构建了北京市“三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推动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据市委生态文明办秘书处处长张峰介绍,在绿色金融方面,市金融监管部门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比如,北京北创绿色低碳科技基金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永定延怀绿色产业基金落地延庆。加快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比如,推动中国建设银行在京发行境内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金融债券,推动太平财险与金隅集团旗下两家公司签署污染责任险保单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