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张飞介绍庄头村农产品 ■企业/供图
“刚好现在是丰收的季节,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这里的栗子和鲜食玉米……”北京地铁公司派驻密云区大城子镇庄头村第一书记张飞指着身后这片土地,为他的第二家乡做着网络宣传。2022年金秋季节,北京地铁公司联合快手公益,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指导下,持续聚焦乡村丰收,将镜头对准3位扎根密云区大城子镇乡村一线的第一书记,聚焦乡村丰收美景下的帮扶事迹。
打造惠民连心路
“大爷,您看这发型满意不?还用修理下哪儿吗?”北京地铁公司派驻密云区大城子镇张泉村第一书记李腾用手中的电推精心修剪着80多岁的刘大爷的发型。一把电推虽小,却拉近了李腾与村民的距离。刚来时的李书记,如今在大家口中已经变为“小李”书记。“有的大爷大妈也叫我‘小李’,感觉很亲切,找到了家的感觉。”李腾说。当然,为了这个家,他也倾心尽力。通过“小李周话”模式,他每周都走进乡亲家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倾听诉求,当好“知心人”。这种渠道也成为解决村民关心事的捷径,解决了第四生产队多年的手机信号弱、日常药品不充足等问题。由于交通不太便利,导致第四生产队农户的农产品不好卖出。面对此情况,李腾主动充当货车司机、包装工、装卸工,努力让张泉村产品走出大山,解决销售难问题。村民老单一家充满感激:“要是没有小李书记的帮助,我们这农产品很难卖出,每年好多水果就这么坏掉了。”
2023年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小李书记又拿起了他熟悉的电推,为排队等候“龙抬头”的村民们免费理发。欢声笑语中,李腾手中理的是百姓发,心中理的是一条张泉村村民们的致富幸福路。
畅通美丽乡村路
“您家这片栗子林挺适合种植林下菌,遮阳率、土壤湿度都非常合适。”驻庄头村第一书记张飞手中捧起村民王树全家中栗子树下的泥土,一项新的富民计划悄然萌发。对农作物种植颇有研究的张飞,看到村民王树全家处于山谷中,且林子较为茂密,湿度能够达到30%至40%,非常适合林下菌赤松茸的生长,于是他帮助王树全制定了林下菌的种植计划。不到一亩的土地,仅仅是在农闲时间,几个月栽培,就获得净收入1万元,能顶上10亩栗子林的收益。
除此之外,张飞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去年启动的“金色大道”,今年计划变为“多彩百草园”。他利用休息时间,遍访花草种植的专家,综合多方建议,已在大道周边分区域布局了向日葵、万寿菊等植被。同时,在原有银杏树的基础上,拓宽大道宽度,新增红蓼、红蓖麻等植物,丰富了这条路的景观层次感。“收成时节,这里会是一片百花争艳的景象!”张飞充满了殷切期许。
200亩高叶酸玉米地经过一年时间耕耘也取得了不错的收成。“多亏了张书记。这个品种的玉米相比于普通玉米,让我们多收入了5万多块钱。”村民韩淑容看着这片“宝地”笑得合不拢嘴。
走出生态文化路
“经常能看到李书记戴着那顶草帽沿着河道捡拾垃圾,这一年我们这边生态环境好了很多。”村民刘大爷一边阅读着驻碰河寺村第一书记李齐制作的生态环保主题海报,一边感慨着近一年身边环境的变化。李齐来到碰河寺村后,找准密云生态涵养区的定位,打好“乡村生态牌”,面对河床上遗留垃圾问题,利用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进行环境保护宣贯,并向周边村子的第一书记发起倡议,牵头开展“保水护山、第一行动”活动,聚焦清理河道垃圾。同时,扩大活动“辐射”范围,对河道周边环境也进行合理整治,切实让“保水护山”落实到行动中。“每次活动我的计步器都在两三万步左右。”在地铁公司身为党支部书记的李齐让宣传与实践同向发力,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及时更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板,让村民第一时间学习新文件精神,第一时间感受身边点点滴滴的新变化。
从村主任那了解到,在去年年底防疫关键时期,因工作压力较大,李齐左眼眼底充血静脉堵塞,形成黄斑水肿,几近失明,但他依然戴着那顶草帽奔忙在村子里。这就是有股拧劲儿的李齐,执着地走在创建乡村生态文化的路上。
前几日,3名第一书记难得在山中小聚,山野的风吹来,夹杂着水库的气息与春天的温柔,在他们心中乡村是哪种味道、是哪种颜色,或许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要让村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