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地铁17号线北段首列车辆到达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的歇甲村车辆段,这条年底即将与市民见面的线路全面进入冲刺阶段。记者从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所属轨道公司获悉,2023年全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1条(段)、在建里程231.3公里。一季度,各参建单位以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奋进姿态,对标对表目标任务,满岗满效全力推进施工进度,完成投资75亿元,占比全年计划的22%,同比增长7.1%,实现“开门红”。

        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一级主任科员黄哲文介绍,轨道交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带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在建的11条(段)线路均为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完成投资额占100个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约30%。市重大项目办提前谋划,全面盘点在建项目实施情况,科学研判建设目标可行性,在制定年度建设计划时,按季度将建设任务量化分解到各项目和各区,进一步压实压细各方责任,形成各项目分阶段有序推进的格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大建设保障力度,根据需要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定期会商推进,重点保障3号线、12号线、22号线、13号线和17号线等5条投资占比大的关键线路以及重要节点、控制性目标完成。同时,组织力量靠前服务,每个项目均安排专人对接服务建设单位,及时协调推进手续办理,拓宽施工作业面,重点对施工任务繁重的30多个标段,研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有序组织工程本体施工,争取最大限度保障连续施工需求。通过加强计划管理、强化服务、抓好重点线路和任务等措施,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发挥轨道交通社会经济效益。

        在建的11条线路中,17号线北段和16号线剩余段共计30.2公里,该线路到今年年底将具备初期运营条件。其中,17号线北段从未来科技城北区到工人体育场,长约26.3公里,设车站10座,还有一座歇甲村车辆段。

        记者在现场看到,银色蓝色相间的地铁车辆已开始车辆调试工作。“车辆段可实现地铁车辆运营、检修、保养、停放、整备的全过程作业,完工后最多可停放42辆地铁列车。”建工集团17号线21标歇甲村车辆段项目经理沈亚金告诉记者。

        首列车到段,也标志着17号线北段全面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京投所属轨道公司第一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部长齐峰透露,17号线北段正全力开展车站附属结构、车站机电安装和区间铺轨工作。截至3月底,北段所有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工,附属结构完成50%,区间轨道铺设完成50%,机电安装完成40%。

        从榆树庄到宛平城的16号线剩余段也在加紧建设中。“这两条地铁线段年底将和市民见面,目前土建工程整体完成90%以上,全都进入轨道铺设、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齐峰说。

        齐峰介绍,为确保各条线路和工程节点的顺利完成,京投轨道公司聚焦年度任务目标,细致谋划、提早布局,安排重点线路、重点标段春节期间连续施工。节后迅速部署复工安排,通过包车定点接送、代购火车票等方式安排施工人员返京工作,超额完成既定目标,确保节后迅速形成现场施工的战斗力。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现场施工人员达3万余人。同时,京投轨道公司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全力推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切实发挥轨道交通项目对全市投资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

        除了地铁线,今年还有“三站三口”计划开通投用。记者了解到,16号线二里沟站已于3月18日投入使用,剩余的16号线苏州街站、11号线西段模式口站2座车站,以及8号线三期前门站I口、11号线西段北辛安站B2口、B3口3个出入口正在按计划推进手续完善、结构施工、装修及设备安装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