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施工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西北部,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3大建筑”及共享配套商业巍然耸立,气势磅礴。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文化地标,由北投集团负责全过程代建的“三大建筑”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全面完工并具备面向公众开放条件。

        6点,“3大建筑”尚沐浴在晨光之中,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施工作业。在多个作业面上,建设者们全力奋战,抓建设、抢进度,紧锣密鼓掀起建设热潮,全力冲刺年底竣工亮相。

         挑战板材安装“拼积木”

        被称为“文化粮仓”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是3座建筑中体量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包括歌剧厅、音乐厅和戏剧厅及室外剧场。目前,项目正进行室内机电、舞台设备安装及精装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数已经超过了800人。

        北投集团3大建筑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田丁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开会、巡场,整周不回家都是常有的事。“未来,这里将为市民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我们的工作马虎不得。”

        在歌剧院观众厅,焊接、切割声音轰鸣不断,焊花四溅。70多名工人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脚手架上进行吊顶安装。他们如同拼积木一般,将一块块白色的GRG板材拼接成面。

        “观众厅的天花板整体呈弧形,采用分块拼装的手法。为了满足严丝合缝和造型流畅的要求,每一块板的尺寸都不一样,这也加大了拼接难度。”田丁介绍。为此,需要先用激光扫描工艺对现场结构进行扫描,建模分块对比,确保产品与结构一致,按照模型坐标对每块板进行四角定位,确保施工精准度。

        吊顶所使用GRG板材又称玻璃纤维加强石膏板,每块板的重量均在100斤以上。工人们将每块板材牢牢地固定在预埋挂件上,板块之间通过螺栓锁定,进行二次加固,然后再进行填缝批缝处理,未来装修完可做到看不出一丝拼接缝隙。

         为工人们提供人文关怀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3大建筑”之一的图书馆项目,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形如“银杏叶片”的白色天花板。自从2月1日复工以来,近500名工人返回工地,有序推进精装修施工。

        “春节前确定了图书馆项目装修以及施工组织策划方案,眼下,多个工作面都在陆续展开,时间紧,任务重。预计3月初将达到施工高峰,现场预期将超过800人。”田丁介绍。

        目前,全国各地的工地都在招人。为了保证充足的人员到位,北投项目管理团队也花了不少心思,积极组织施工单位为工人们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春节假期还未结束,施工管理人员就提前做好了工人生活区的打扫、设备检查等工作,为的是让工人生活得舒心。”田丁说。

         图书馆“山谷门厅”初现雏形

        图书馆标志性的“山谷门厅”景观已经初现雏形。蜿蜒的主通道极具美感,两侧形似“山坡梯田”的阅读区搭好了基础结构。按照工期安排,今年下半年将完成精装修施工任务。待工程竣工开放后,每一层“山坡梯田”都可供市民阅读休闲,营造“临山间于树下”的阅读体验。

        自项目开工以来,田丁全程见证了这几座宏伟建筑的变化。“当初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几年过去了,感觉就像看着孩子一样一点点长大,确实很有成就感。今年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也感到巨大的压力,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精心打磨,保证交出精品工程。”

        位于最南侧的博物馆自2月6日复工以来,正全面推进内部机电及精装修建设。

        作为首都博物馆东馆,这里建成后将是一座特大型综合博物馆。总建筑面积高达9.97万平方米,由主楼和市民共享大厅两栋建筑组成。在博物馆内部,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正在各个点位忙碌:主楼首层大厅正在进行墙面龙骨焊接,共享大厅首层正在进行吊顶岩棉安装,地下一层正在进行机电管件安装……

        据介绍,博物馆建成后,除了具备开放式展陈功能外,还将集收藏保管、科学研究、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对建筑物要求很高。眼下,建设者们丝毫不敢松懈,每天奋战10个小时。预计,项目将于3月进入施工高峰期,高峰期施工人员最多达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