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太平路36号院人才公寓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 刘偶/摄
“目前,项目已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预计7月底实现全部主体结构结构封顶。”海淀区太平路36号院人才公寓项目经理于小晨表示。近日,随着地下一层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由通用技术集团新兴公司承建的太平路36号院人才公寓项目克服重重困难,仅用96天顺利完成项目地下主体结构施工。
位于南沙窝桥西北角的太平路36号院人才公寓项目,作为海淀区人口疏解重点工程和中央企业在京重点建设项目,该项工程由通用技术集团与中国航发集团合作开发建设。工程包括5栋公寓楼、1栋养老设施及地下车库。于小晨介绍,项目建成后,可提供622套住房。为满足不同需求,房屋户型从60平方米1居室到90平方米3居室,共设计14种户型。
在施工现场,整个项目被高达4米的绿色金属围挡所包围,与普通围挡不同,这里的围挡通体打孔,同时,厚度达10厘米,远超普通围挡。“这是我们为周边居民专门设置的隔声屏围挡,可确保墙外施工噪音全天控制在50分贝之内,听起来就像普通谈话音量大小。”项目总工程师邹士亮介绍说。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西侧和北侧围挡距离居民区仅不足百米,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噪音,项目积极调整施工方案,优化流水段划分,调整施工工序,并成立扰民协调专班与居民进行沟通。“我们整个围挡共计703米,总投入近百万元,同时我们将木工加工区、材料存放区等易扰民施工区域,设置在距离居民最远处,同时建造降噪房,将噪音‘关进屋里’。”施工人员表示。
此外,为防止施工区粉尘对居民造成影响,项目还在围挡、栏杆等部位安装自动喷淋系统。邹士亮说,喷淋管路采用1公分管径不锈钢管,雾化喷洒可增加空气中的悬停时间,同时,他们还设置了自动式雾炮机,定时对施工区域进行降尘喷淋。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高是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时最大难点。据了解,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平均水位超过基底3米,同时,基坑内外区域水头差更高达7米,所以如何解决地下水问题,保证地基施工安全,成为项目头号大事。为此,项目部组织相关单位,共召开6次专家论证会,确定采用止水帷幕+连续墙施工方案进行止水。邹士亮介绍,当时在基坑共设置了75个水泵,经计算日均可排水量最高可达7万立方米/天,同时,为保证排水设备24小时可靠运行,项目还增加临时用电容量,扩宽排水管线直径。“此外,我们在基坑周边还增设了工具式排水沟,其具有挖掘深度浅、找坡简单、安装速度快、线性连续排水的特点,排水量优于普通砌筑式排水沟,可提升排水效率30%以上。”
除了水位高,当地卵石地质结构,也为项目地基坑槽施工带来了困难。在地基挖槽过程中,由于项目位于老河道之上,因此,从地下2米开始,就开始出现卵石层。“由于卵石层易塌孔,渗透系数大,我们与中国建筑科学院地基所研究进行课题研究,取消沉降后浇带改为条形仓施工。”邹士亮说。据了解,条形仓相比传统施工,具有减少施工期间成本投入、节约工期的特点,在施工时,避免了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后浇带区域漏水现象的发生。据统计,相比传统工法,地下室可提前封闭60天。
于小晨表示,目前项目已达到百分百复工状态,下一步将全速加紧建设,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