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电力锡林发电加足马力生产 ■企业/供图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京能集团所属京能电力锡林发电正在加足马力生产。这里迎来了今年最寒冷天气,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锡林发电多措并举对重点防冻区域、重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修,加装防冻设施,提高设备稳定性,全力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力保发电的同时,近日,锡林发电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是继11月24日锡林发电一号机组获“2021年度全国发电机组可靠性对标标杆机组”荣誉称号以来,又一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科技创新激发了内生动力,这颗镶嵌在锡林郭勒盟的“京能明珠”绽放出别样光彩。
科技创新 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从规划之初,锡林发电就以“成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能源开拓者”为企业愿景,以“进取、包容、创新、尚美”的企业精神推动传统煤电向高效、清洁、循环转型,推动发电生产向提升人均劳动产值的集约化方式转型,打造京蒙合作绿色发展窗口项目。
2022年以来,锡林发电党委在京能集团党委和京能电力党委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在科技创新、节能降耗、挖潜增效上持续发力,积极推动“绿色京能、数字京能、创新京能”建设在锡林发电落地见效。
锡林发电各部门精心配合,积极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攻关工作。截至目前,公司在2022年已获评各级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项目成果奖1项,同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各类论文18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场自控 助推数字化电厂建设
为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技术设备革新水平迈上新台阶,锡林发电党委积极推进燃料管控系统升级,不断提升燃料采制化管控水平。2022年11月,公司率先完成燃料智能管控系统数据自动上传工作,在燃料智能化、数字化管控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改造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从入厂到入炉全流程数据直接上传到输煤管控系统并自动编码,规避人工参与采制样的风险,实现采、制、化一站式管理。
目前,公司打造的斗轮机无人值守系统已投入使用,重要生产工序实现目视化管理。系统分为远程控制、三维数字化煤场、盘煤仪系统、安全监测4部分,可实现斗轮堆取料机远程智能可视化手动、半自动、自动操作。同时,系统对各煤场平面状况及进、耗、存、量、质等信息进行可视化三维动态展示,对各煤场的存煤情况进行统计,实现煤场盘点管理。此外,系统具备机器与人员定位、视频监控、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煤场红外温度测量、人员进出管理等功能。预计到2023年全部升级改造完成后,可年节约人力成本120万元,同时,改善司机作业环境,降低噪声指数,避免事故发生。目前,该系统已获得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刊发相关论文4篇。
“党建+双碳” 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锡林发电深入推进“党建+双碳”行动,10月与山推集团合作开展《“党建+双碳”行动推动企业绿色发展》项目。该项目致力将公司部分特种作业车辆由燃油向电动化改造,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为探索绿电机械在极寒天气下深度应用及下一步实现其他机械电动化提供数据支撑。锡林发电创新采用“以租代购”方案,在严控成本的基础上引入山推集团电动推煤机1台和电动铲车2台。
截至目前,相关试验进展顺利,降本减碳成效显著。结合试验数据计算,每月节省柴油约12000升,每月实现减排降碳28吨,整个租赁期预计节约燃料二次成本86万元。项目试验成功将进一步助力公司“十四五”时期“双碳”目标任务实现。
锡林发电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基地,推动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近年来,得益于固废复垦修复草原生态示范项目,位于西乌珠穆沁旗的五间房项目附近的双山、东山重回绿色,残缺山体得以回填、压实、覆土,植被恢复,2022年种植植被150亩,实现了植被自然生长覆盖率达90%。
下一步,锡林发电将积极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绿色京能、数字京能、创新京能”纳入党建工作整体规划,以开展“党建+双碳”行动为契机,不断推进企业绿色发展、智慧管控、创新驱动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三个京能”样板企业,这颗“京能明珠”也必将持续闪耀在内蒙古草原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