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体改造复建项目即将竣工,新工体将变身为国际一流专业足球场       ■记者 董一鸣/摄

        近日,卡塔尔世界杯卢塞尔体育场备受球迷瞩目。在国内,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则牵动着北京球迷的心。2020年,北京工人体育场启动保护性改造复建,目前即将竣工。本次改造完成后,工体将由综合性体育场变身国际一流专业足球场,成为北京第一座、国内第一批国际标准足球赛场,工体园区将成为城市绿地公园覆盖下的专业足球场体育产业综合体。

         “三不变”保持老工体本色

        北京工人体育场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设计,于1959年建成投用,见证了北京足球的发展。北京建院的几代设计师陪伴老工体走过了4次大规模结构加固和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工作。

        本次工体改造,本着“基于建筑科技系统构建的专业足球场体育产业综合体,解决传统建筑、现代场馆、体育产业的有机结合与更新”的设计理念。复建遵循“传统外观、现代场馆”原则,保留经典工体造型、外立面形式、特色元素,融入场馆功能要素,形成工体改造复建的新亮点,实现风貌保护与功能提升的有机结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北京建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外观、现代场馆”的原则,可以进一步被概括为“三不变”和“五新”。

        为保持老工体本色,复建项目坚持了“三不变”。其一是工体的椭圆形造型基本不变。外轮廓略微外扩2.8米,解决椭圆形边界与内部长方形足球场形态冲突的问题,满足内部环形通道的需求。其二是立面形式和比例基本不变。本次改造的一大亮点是在体育场的顶部新增罩棚,在精密计算控制之下,距离体育场60米范围内,罩棚不可视,立面观感与原立面基本保持一致。檐口高度增加2米,形成对罩棚及支撑构件的视线遮挡,同时,每开间增宽0.177米,从而达到改造后立面高宽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的效果。其三是保留特色元素基本不变。本次改造复建充分保护和恢复工体建设初期的重要特色元素。例如,男女工人雕像、门柱、旗杆、雕花装饰构件等,尽量利用原有构件、原有质感、原有样式,重塑工体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传承首都历史文化风貌,保留北京“十大建筑”的城市记忆。

         “五新”改造焕发新风采

        “五新”指的是新体验、新技术、新智慧、新低碳和新建造,让新工体得以活力焕新。

        在体验方面,改造后的体育场园区将成为城市绿地公园覆盖下的专业足球场体育产业综合体。69%的建筑面积的活力空间位于地下,恢复地面开阔舒朗的空间布局,打造面向市民的绿地公园。地下区域打造多个主题商业空间,聚集品牌旗舰店、首店、新零售、赛事、演艺等内容。去地下化的空间处理手法,让观众在地下也能获得如室外般自然舒适的空间感受。未来,3号线和17号线两条地铁与工体连接,从地铁出入口可直接进入体育场区域及地下配套商业。公园和商业区在比赛结束后,还承担着缓解分流、减少聚集拥堵的功能。体育场看台碗的设计,可增加球迷观赛的舒适度和体验感。看台碗一共有4层,分下看台、中看台、club层(包厢层)、上看台,满足不同观众的观赛需求。观众席行距为800毫米,坐席间距最小500毫米,均满足国际足联标准。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轮椅席位,配置了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

        新工体以现代足球产业、足球文化为出发点,在功能设置上较老工体增加了很多观众休息厅,提供轻餐、软饮服务,配置了大量高清转播屏,丰富了球迷的观赛模式和体验。新工体拓展出很多体育产业和足球文化的展示、推广和活动空间,全方位体现北京足球历史、工体历史,传播足球文化。值得注意的是,新工体将呈现全国最具声势的主场球迷看台,沿用原来24号的看台编号,建筑室内装饰和看台座椅采用北京国安足球队的形象色彩。开赛时,15000余名球迷将组成一面人墙为国安队呐喊助威,打造专业足球场的观赛体验。

         数字化设计“增色”新工体

        北京建院设计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技术方面,新工体全面采用整体数字化孪生设计、数字化模拟、数字化生成、数字化拟形、数字化声学设计等手段进行设计。采用三维人流仿真模拟技术,实现商业调蓄人流消纳,数字化模拟空间动线,优化工体特有的大人流集散模式。重点空间和复杂空间通过多个数字平台协同优化。体育场新增的罩棚造型不是人为主观设计,是经过CFD流体力学模拟生成,并进行了反复优化形成的。罩棚能够覆盖全部观众席,提升场馆在极端天气下的办赛能力和观众的观赛体验。罩棚采用参数化数字协同设计,具备遮阳、照明、排集水、融雪、光伏发电和吸声降噪等功能。工体周边市政设施较为陈旧,为此,改造中独创工体雨水、再生水、生态再利用关键技术,用生态科技的方式解决了工体草坪及绿化浇灌的问题,同时改善了工体区域城市排水环境。新工体对标国际主流专业足球场的设计理念,使用目前在欧洲顶级联赛上已成主流的锚固草系统。锚固草系统是将天然草与人造草结合,保证赛场达到更高标准。锚固草的寿命长、渗水性能好、养护成本低、可承受高强度使用。

        工体首创应用科技技术改善不利天气条件下的观赛体验,设置了超精细水喷雾降温系统,可以实现最低能耗的物理降温。同时,喷雾系统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改装,作为防疫消毒系统。在看台区设置座椅送风,实现体育场整体气流的被动、主动双向组织。除此以外,工体采用了许多全国首创的新技术,例如,大跨度屋盖三向摩擦摆隔震+阻尼器组合减震关键技术;数字拟形,大开口单层拱壳高效受力结构体系的结构方案优化布置关键技术;大跨度开口单层拱壳健康监测关键技术;大尺度超长不设缝清水混凝土,建造及监测技术;城市中心区TOD一体化沉降协同控制技术等。

        新工体的地下2层作为专业足球场草坪层,观众从地面上下分流组织,大幅降低了工体垂直交通能耗,打造工体低碳人流组织新模式。新工体罩棚周圈设置光伏发电区域,光伏发电系统将为足球场及地下的配套车库等区域提供日常运行的部分电力。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措施,每年预计可节约标准煤约300吨。工体遵循罩棚开口面积最大化原则,采用70%-90%高透光聚碳酸酯板。聚碳酸酯板采用光波长控制UV技术,可以使对草生长有利的可见光进入场地,屏蔽不利波长,最大化降低草坪补光能耗。

        在建造方面,新工体采用数字化建造、数字化交底、数字化管理等关键技术。为保证新工体恢复原有的建筑风格,场馆外观在保留原有色调的基础上,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清水混凝土工艺应用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较之普通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省去二次外檐装修、二次内部装修的工序,可以大幅度减少生成建筑垃圾。同时,清水混凝土在表层涂抹保护层之后,还可以抗氧化、抗腐蚀、抗磨损、无脱落,使工体外立面在建筑物生命周期内不用大修,同时其极简风格也让人回忆起老工体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