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服贸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中铁建工集团作为独立参展商,亮相首钢园区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围绕“筑梦中国 智建未来”主题,通过曲面大屏、沙盘模型、实体设备等,全方位呈现中铁建工以智慧技术践行绿色行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的生动实践。
施工管理“智慧大脑”给建筑“把脉问诊”
“你看这个平台能控制超高层施工!有点厉害!”“哇,建筑工地竟然有智慧大脑。”“有点酷炫,像X战警。”……在中铁建工集团展区,人们对视频展示的超高层建筑建设模拟推演赞不绝口。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由中铁建工集团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建筑智慧施工大脑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工序、设备、劳务等智能生成流程化的参数配置。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施工进度、垂直运输及场地布置方案,能看到工程建筑的“前世、今生、未来”。同时通过内置算法及传感器配置接口,将施工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相结合,给工地装上“智慧”大脑,大大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建造水平。
每一根钢筋、焊缝都有专属“身份证”
在工程建筑专题展区中铁建工集团展位,钢结构全生命周期6S智慧建造技术是一大亮点。通过对钢结构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充分运用BIM技术、云技术,打通数据传递链条,实现钢结构设计、深化设计、预制加工、物流运输、现场安装、结构交验的信息无缝传递,做到钢结构构件及焊缝级别的可追溯性,提升了管理沟通效率,加快了施工工期,形成了钢结构BIM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新模式。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北京丰台站就应用了这项技术。北京丰台站总用钢量近20万吨,钢结构构件数量达1万根以上,钢筋用量14万吨。基于钢结构全生命周期6S智慧建造技术,中铁建工集团信息化团队对1万多根主要构件、7万多条焊缝进行了唯一编号,让它们都拥有了可追溯的“身份证”,管理人员通过使用手机管理平台App软件扫描构件上张贴的二维码,实现对每一根构件尺寸、材质、规格、重量等一系列“身份”信息了如指掌,以此为基础精确安排施工。
沉浸式体验“智慧工地”硬实力
如果一个大干施工的建筑工地,没有扰民噪声;所有施工器械在后台管控一目了然,还能实时监控文明施工;工地后台都应用了区块链……你是否感到好奇?中铁建工集团基于“BIM+GIS”设计思路,综合运用物联网、区块链+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造智慧工地管控云平台系统,施工现场联动透明,实现万物互联。
“智慧工地”项目平台“驾驶舱”集成人员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环境监测、BIM应用、党群建设等内容,创建项目多维度可视化展示窗口,可适应Web端、移动端、大屏看板等三种可视化应用场景。后台管理维护系统可同时接入AI视觉危险源监控、人员网格化智能安全帽、高支模等丰富多样的物联监测设备,经过海量数据积累、沉淀和分析利用,形成项目独特的数据资产,助力项目品牌提升和价值创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