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加紧施工中,预计8月下旬将实现双向贯通                          ■记者 张军/摄

        分离式双洞隧道行车设计、双向六车道形式布局、隧道设计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7月22日,由北京住总集团承建的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工程斋堂1号隧道出京线顺利贯通。斋堂1号隧道工程项目总工何福军介绍:“目前斋堂1号隧道进京线正在加紧施工,预计8月下旬即可实现隧道整体双向贯通。”

         钻爆法掘进中线偏差12毫米

        一条2620米的长隧道,经过数千次人工爆破掘进,最终建成后的隧道与设计方案相比,中线偏差仅为12毫米,大幅优于100毫米规范要求。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在项目部600多名施工人员共同努力下,历时431天终于成功实现。

        爆破一次,测量一次。高11.86米、宽17.3米的半圆形隧道断面,测量员高春宇每天要攀爬近4层楼高的隧道工作平台数十次,对分布在隧道掌子面外轮廓的70余个隧道外轮廓测量点进行逐一测量校核。高春宇告诉记者,相比露天环境下的公建测量,我们隧道内的测量工作看似犹如在“室内”作业般轻松,实则隧道内夏天闷热、潮湿、水汽重、光线暗,尤其是隧道内较低的能见度,会迫使全站仪测量距离大大缩短。且洞内部分地段坡度较大,为保证电子全站仪的限差符合规范要求,部分测量点前后视距不到50米,这2620米的隧道经常需要测量人员往返测量100多次。“隧道内,我们通常采用一段一段地测,尤其是每人背负约20公斤的仪器,从隧道掌子面徒步走到1公里外的洞口,经常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高春宇笑着说。

        “测量作为确保隧道中线和高程施工精度的核心工序,我们全程采用GPS、全站仪和水准仪等高精度设备进行测量,同时配合双点布设、交叉闭合成环测量法确保测量精度。”项目生产经理尤顺利介绍,为保证测量精度,我们这次专门邀请来第三方监测机构对测量数据进行全程监督、复核,确保达到“万万无一失,精精益求精”的施工要求。

         百余爆破孔深浅布设大学问

        “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快封闭。”谈起本次爆破施工成功之处,何福军说出了其中的诀窍。斋堂1号隧道线路多处于侏罗系髫髻山组安山岩、坡组煤层及砂岩。岩体破碎,成洞性较差,以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分级,岩石隧道稳定性差的5级围岩占该隧道40%以上。“隧道内岩石爆破后多为直径在30厘米以下块体,基本都是成人巴掌大小,碎裂特别厉害。同时我们发现,该隧道洞身含较多煤层,地表存在多处挖掘过的煤坑,在施工期间还多次发现煤层采空区。”施工人员介绍。

        周边孔、辅助孔、掏槽孔、底板孔……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尽可能减少因爆破对山体稳定性造成影响,150余平方米的作业面,被项目人员划分成内外环及上中下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装填炸药的钻孔深度和装填药量都不尽相同。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钻孔深度都以厘米级进行严格检查,爆破用炸药更以1克为单位,进行精细化填充。”

        何福军表示,在爆破掘进前,我们都会通过TST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仪对隧道前方120米范围内进行详细探测,然后再采用地质雷达探测仪对开挖面前方30米范围内岩体进行复核探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可靠无风险,再结合现场围岩预判前方实际围岩情况,对钻爆孔深度和装药量进行逐一设计实施。”

         自主研发新技术防隧道涌水

        1项在审发明专利、1个省部级工法、6篇相关工法工艺论文……由于斋堂1号隧道距离斋堂水库仅400米,其隧道高度与水库湖底一致,因此为应对隧道涌水突发事件,项目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多次技术研讨,同时自主研发出多项创新施工工法。何福军介绍:“我们将传统外包EVA防水层工艺,优化为采用高分子橡胶沥青外包喷涂防水工艺,通过防水层的优化彻底解决了岩体裂隙给运营后国道工程带来的地下水渗漏风险。”

        目前由住总集团负责承建的第九工区,其大三里桥桩基和下部结构已全部完成,上部现浇混凝土箱梁完成2联200米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其承建的北京市第一座波形钢腹板连续钢构桥——达摩沟桥,已完成桩基施工97%、承台完成100%,高墩完成76%、现浇梁完成91米全面进入挂篮施工阶段,清水互通立交桥、清水河大桥桩基已完成100%、墩柱完成99%,现浇梁完成12联完成52%。“预计年底,我们土建结构将全部完成。”项目经理王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