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对地面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                                         ■企业/供图

        京郊昌平区南口,一座现代化的崭新厂房干净整洁,与湛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大地紧密融为一体。车间里一片忙碌,智能化建筑机器人、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各类预制构件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在流水线上完成组装。而设备脚下如同镜面一样平整的约5.75万平方米的地面平整度误差只有不到3毫米,可以更好地满足高精尖设备安装基础的需要,为设备运行稳定提供保障。

        “业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产形成产值和收益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和成绩。”站在高大雄伟的厂房前,北京建工集团三一北京制造中心一期厂房项目经理艾建中说。望着精心打造的杰作,项目党支部书记刘平利和建设团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

        该厂房建成后将用于生产国际先进、精密的工程机械以及先进的人工智能设备和高精度的建筑构件,厂房建设各项施工误差都被提高到最高标准。“为了保证每个环节的高标准施工,白天施工完成后,晚上开商务、质量、技术、施工、安全的集体生产会到深夜已经是项目再习以为常不过的事情了。”艾建中说。

        刘平利说:“有时候内部也会反复推敲方案的可行性,为了一个局部细节也会引发激烈的讨论,大家都尽量在施工前完善措施、控制成本,尽最大可能降低过程中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如果要问施工中对误差控制印象最深刻的、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生产经理吴昕便会说厂房内57510平方米的地面通铺。“虽然这种施工工艺并不复杂,但一次性要成活这么大面积,放在全国范围来讲,都是罕见的。”吴昕说。

        为此项目采用了暖通法和地面电热毯。所谓暖通法就是给混凝土切割成长30米、宽60米的1800平方米的块,给每一块分割的土地加上一个大棚,设定一个人工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再密闭空间保温。而地面电热毯就是在地面下通电,给土层加热,这样冬季施工不至于因为温度过低而冻结。

        摆在团队面前的另一个课题便是平整度不能超过3毫米。这个面积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的范围实现水平地面平整度偏差小于3毫米,这就意味着,将如此大面积厂房地面要光洁如镜面,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地面裂纹。三一团队从材料进场着手,选用优质级配砂石和素土,控制土料的含水率,并在厂房区域采用强夯法,使得地基承载率达到最佳范围,避免开裂现象发生。

        此外,该项目使用了大面积激光摊铺仪和抹压收光机,保证平整度、外观质量、抗裂等多项要求,同时控制提浆及耐磨材料撒布时间,做好养护和成品保护,确保面层施工质量,并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最终高标准地完成了所有厂房地面通铺,甲方验收时一次性过关。

        目前该项目获得了北京建筑行业质量最高奖项“结构长城杯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