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诞生中国首金——中国选手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以34秒32的成绩打破奥运纪录,并获得此项目的冠军。北京国资人从“筑梦”迎来“圆梦”。

        “中国方案”造就“冰丝带”

        2月12日晚的“冰丝带”,璀璨灯光如梦如幻,场馆开启中国队冬奥夺金的专属灯光。金色灯光在奥林匹克公园北侧闪耀,这是“冰丝带”的荣耀,也是对所有参与国家速滑馆设计、建设、赛事服务保障人员的致敬。

        荣耀背后,北京国资人的身影不可或缺。

        早在2015年11月,北京国资公司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请缨承担国家速滑馆的规划建设工作。在整个规划建设阶段,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北京国资公司聚合各方力量,成立了国家速滑馆公司,在项目规划、施工设计、科技亮点、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从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20年底完工,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将“冰丝带”从概念效果图打造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

        作为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场馆,“冰丝带”的设计灵感就来自速滑运动。22条盘旋飞舞的“丝带”,宛若速滑运动员高速滑行时冰刀留下的痕迹。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采用这种索网结构设计,“冰丝带”的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通过采用国产高钒封闭索,“冰丝带”破解了屋顶索网结构高钒密闭索“卡脖子”技术,推动建成国内首条生产线,打破了进口索的垄断地位,填补了国产索在国内大型场馆的应用空白。

        2020年5月,国家速滑馆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为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国家速滑馆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通过机械配合工人操作,严丝合缝地嵌入160根S形钢龙骨打造的框架中。曲面幕墙所使用的玻璃,每块尺寸曲面弧度都不相同,全部通过BIM技术在工厂定制、现场安装。可以说,国家速滑馆的建设,向世界贡献了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国方案”。

        打造世界上“最快的冰”

        在过去的8个比赛日中,“冰丝带”已经10次刷新纪录,其中4位打破的奥运纪录已尘封20年,男子10000米最新世界纪录也诞生在这里,“最快的冰”实至名归。比赛后,高亭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冰丝带’的冰非常好,不破纪录都拿不了冠军。”无独有偶,在本届冬奥会女子速度滑冰决赛中打破3000米和5000米奥运纪录获得“双冠”的荷兰选手伊蕾妮·斯豪滕用“完美”一词来评价“冰丝带”的冰面。成为“最快的冰”,是国家速滑馆团队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和追寻的梦想,也是场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汇聚各界专业力量所取得的成果。

        制冰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早在建设之初,国家速滑馆公司在与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制冰专家的讨论中,最早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技术建议,并在2021年1月22日首次制冰成功。制冰过程的碳排放趋近于零,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不仅效能可以提升20%以上,制冷也更加均匀,有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同时,为了控制好场馆湿度,防止冰面起雾,场馆采用了清华大学研发的空调除湿系统,确保了冰面质量。在国际制冰师与速滑馆国内制冰师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对冰面的硬度和厚度等进行了一次次的测试和调整,制作出如今最完美的冰面。

        值得一提的是,“冰丝带”采用了环保节能灯光布局,不仅节能省电,而且有利于比赛的配合展示。国资公司统筹所属北奥集团,在体育展示中融合中国元素、项目特色和地域文化,依托数字科技,配合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用光影艺术展现体育赛事的多元魅力,充分展现亚洲最大冰面之美。

        打造中国冰雪亮丽名片

        自北京冬奥会速滑比赛开赛以来,众多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为“冰丝带”点赞,期待赛后能够到场馆亲身体验。

        其实,北京国资公司在国家速滑馆设计建造之初,就统筹考虑了场馆赛后利用问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申奥理念落到实处。国家速滑馆约12000平方米的内场可以全部制冰覆盖,冰面采用分区制冷方式,做到对每一块冰面单独控温,整个场馆可实现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各类群众性冰上运动,更好地满足群众参与不同冰上运动的需求。在“冰丝带”园区,将形成“一湖一场一赛道”的冬奥文化集群,同样可用于举办国际冬季运动赛事和群众冰雪运动。

        北京冬奥会后,“冰丝带”将打造成为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冰雪运动中心,这也是北京国资公司继形成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反复利用、持久利用、综合利用”的“中国经验”之后,对奥运场馆可持续运营的又一次深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