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巡检员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巡检                                 ■记者 董一鸣/摄

        晚上6点,当大家结束工作回家的时候,燃气巡检员吴霈顶着寒风准时出现在西二环团结大院门口,开始了一天的外勤工作。

        1号楼9单元门口,住户刘大爷已经在等候。“大爷,我们又来了。”“小吴,快进门,等你半天啦。”70多岁的刘大爷一直独居,家里的燃气、灶具也有了年头,所以吴霈格外上心,一来二去俩人就成了熟人。

        一进门,吴霈熟门熟路地进了厨房,拿出工具开始检查。不到3平方米的厨房堆满了杂物,身高超过1.8米的吴霈艰难地腾挪着。他的手机里刚刚下载的巡检计划表罗列着当天需要上门入户的信息和巡检内容,仅一次检查就涉及管道、表具、表后设备、修复问题等共7大项、20多个小项,每一项都不能漏过。

        只见吴霈举起可燃气体检测仪,将吸气金属管沿着燃气表、管道、阀门、接口走了一圈,同时观察着显示屏上是否有异常提醒。接着他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橱柜里面的锅碗取出,继续检测灶具以及下方管道。15分钟后检查完毕,吴霈在燃气表上贴上最新的巡检标识。“一方面留存巡检时间,上面还有北京燃气集团的电话,方便居民联系我们。”吴霈说。

        每检查完一户,吴霈就要在手机上填报信息,添加照片留存,生成巡检报告。一旦发现故障,将在报告中进行备注,生成报修单,及时通知维修人员上门维修。

        出了刘大爷家,吴霈和同事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团结大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单体楼跨度超过30米,共有9个单元。老楼没有电梯,上下楼全靠两条腿跑。深冬的北京,室外寒意逼人,吴霈也不敢穿太多,只穿了一层薄羽绒,这是他工作多年的经验。“有时候看着一晚上巡了十几家,可抛去用户不在家或者时间不方便的,实际去的还要更多。所以即使外面再冷也不敢多穿,爬一会儿,身上就该出汗了。”吴霈说。

        晚上7点多,吴霈和同事紧赶慢赶才进了几户,距离当天的任务还差十几户,可这对于吴霈来说是黄金时刻。“我们的时间跟别人基本是反着的,工作日晚上的6点到9点以及周末是我们的黄金时刻,入户率最高,得趁机多巡几家。一个单元楼需要2至3遍才能完成一次巡检,这是常有的事。”

        晚上9点多,当天的巡检基本接近了尾声。虽然已经爬得两腿发抖、气喘吁吁,吴霈也只是扶着楼梯歇了会儿,就往下一家赶去。吴霈说:“哪怕最细微的隐患我们也不能放过,多查一户,就消除一份隐患。都查到了,大家都踏实。”

        今年,北京燃气集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巡检入户率。尤其是服务首都东西城的第一分公司,承担着首都核心区用气安全的重任,入户率达到80%。

        吴霈所在的第一分公司户内服务二所服务辖区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共有民用户39万户, 公服表6000多块,相较2021年区划调整前用户数翻了一番,巡检任务量也翻了一番,专职巡检员人手严重不足。为确保入户率,户内服务二所开启了全员入户模式。116名职工在白天完成本职工作后,晚上就化身巡检员,入户进行燃气巡检和用气安全宣传。

        一段时间以来,白天开会、晚上扫楼入户成为了户内服务二所独特的风景线。即使到了深夜,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扫楼回来的职工上传数据、核准问题、派发工单,忙个不停。

        “舍小家为大家,为了首都核心区用户的用气安全,我们枕戈待旦,全员入户,严守安全标准不放松。只要进一户,就必须保证一户不能出现漏气情况。”户内服务二所副所长王征说,“‘进一户,保一户’是我们最基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