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楼                                      ■企业/供图

        上午八点的协和医院东门,“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几个白色大字在晨曦的照射下格外显眼。作为定位与老龄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疑难重症和罕见病等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合作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未来这里将成为助推中国医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机构之一。日前,大楼内已有许多科研人员开始工作。

        站在楼前,中建八局项目经理徐耀祖格外激动,“从2018年进场至今,我们经历了超深基坑、核心区狭小场地、土方外运困难、地下室结构复杂、2019年大庆保障、2020年疫情防控等诸多考验,项目团队如今将这座国家级重点医疗工程按时交付,我们深感不易。” 

         “整个项目东侧距离公路1.5米,南侧距离既有建筑不足8米,北侧和西侧的基坑边缘几乎与原建筑贴合,基坑开挖后能直接看到临近的门诊楼地下结构。”徐耀祖说。

        而马道恰恰在东北侧的位置,无法摆开作业机械,导致被马道占据的土层无法挖掘。最初项目技术人员接手后找到多个机械厂家进行沟通,探索使用加长臂吊车进行作业,可面对30米深的基坑,根本无法实现,而使用煤炭行业传输带进行倒运的方案也因场地不具备条件而被否定。最后项目部联合厂家根据现场作业面情况改造了一台莲花吊车,“所谓莲花吊车,就是设备特制爪子造型像一朵莲花,我们将吊车的挖掘爪子改造为垂直挖掘,这样机械设备占地面积最小,整个挖掘过程如同用抓娃娃机抓娃娃一样。” 徐耀祖说。

        整个基坑剩余土方量虽然不到3万立方米,但每次爪子只能抓取1立方米的土,东单地区进出渣土车的时间只有晚上23点到凌晨5点,一个晚上最多也就能挖走100立方米的土,加之疫情影响,这些土足足挖到了去年6月。“之前的项目每天最多能出2万立方米的土,2天能干完的活儿,因为客观原因足足挖了一年半。”徐耀祖无奈地说。

        场地狭小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地下室部分的材料运输困难。由于现场没有敞开空间,地下结构施工时,材料面临了无法送到作业面的问题。为此项目应用了一种无需预埋可伸缩式卸料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装置预先在地下结构上搭设两条轨道和钢平台,由轨道驱动钢平台伸至结构外,再用吊车将材料通过塔吊倒运到平台上,放上料后轨道再收回到作业面方便工人取用,这种无预埋件的工艺使用高强弹簧钢管柱一头压住平台,另一头顶住上面楼板,能快速高效地保证现场材料运输,不对结构产生任何损坏。

        项目部还利用南侧仅有道路,根据基坑支护允许荷载参数,反推设计了两层钢平台作为材料临时周转平台,钢平台与基坑边留出3米空间用于车辆通行,而平台上堆料,下部可作为临时库房,充分利用了有限空间。

        9月初工程交付使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交付内容便是BIM数据包,未来项目运维中可通过这个数据包时时了解项目运行情况。三维数据也在施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围绕打造数字化工地,将党建、安全、质量、进度、BIM等有效融入项目智慧展厅,打造了全国第一个建筑工地沉浸式三维实景体验馆。带上专用眼镜,可以对工程建设的管线布局、装饰效果进行无差别展示,便于业主选定相关材料,缩短了确定材料周期,保证了施工进度。”徐耀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