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参与北京朝阳枢纽工程项目建设                        ■市国资委宣传工作处/供图

        主持80余项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参与津秦客专、津保铁路、天津大北环铁路和北京朝阳枢纽等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编制或修订管理办法46项,组织变更设计100余项。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地下直径线工程项目管理部、工程管理部部长张琦参加工作19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熟悉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流程,曾获得“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火车头奖章”和“最美京铁人”等荣誉称号。

        北京朝阳枢纽工程项目中,张琦先后组织了6项封闭式声屏障方案优化及创新。为解决北京朝阳站至北京东五环1.8千米封闭式声屏障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等问题,多次组织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详细研究,将原设计渐变式结构优化为分段等截面式结构方式,使一定区段内声屏障主梁和挡板都具有了相同规格,有利于规模化作业,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和施工难度。同时,为解决原设计整体浇筑声屏障上盖壳板钢筋全部要在现场绑扎,混凝土振捣作业在高空进行,浇筑质量难以保证,进度也无法保证等问题,他提出采用预制装配式设计方案,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更解决了原方案可能带来的混凝土浇筑不够密实、蜂窝麻面及收缩开裂等问题,也使整体工期缩短接近5个月。

        封闭式声屏障工程开工后,受施工场地周边房屋拆迁影响,部分声屏障基础因距离房屋基础较近,无法施工。张琦组织相关单位创新性地在拱顶设置预应力拉索,形成局部自平衡高位张拉平衡索混凝土拱壳结构体系,有效优化了主拱结构基础尺寸,规避了大量房屋拆迁问题。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期间,张琦一方面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复工复产。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连续几十日坚守在工作岗位。因疫情造成劳务人员复工困难,朝阳枢纽工程整体工期出现滞后,为此,他组织朝阳枢纽各标段重新优化调整施工组织设计,重新确定关键控制工程,把有限的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到工程建设中,为后期全面复工及剩余工程整体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全面复工后,他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等新型技术形式,组织召开各类设计交底、方案对接、变更会审等视频会议100余次,有效解决了现场施工存在的困难,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

        北京朝阳站及北京朝阳动车所均设计有真空卸污系统,原方案为真空罐式卸污系统。在技术规格书审查过程中,他发现真空罐式卸污系统会造成污物沉积,产生异味,不便于后期运维,就将其优化为凸轮泵式卸污系统,使这个系统更清洁、更环保、更高效。同时,他发现卷管器式真空卸污单元故障率较高,就更改为了平铺式真空卸污单元,既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又减少了工程投资。

        在一次现场检查中,张琦发现从北京朝阳动车所检修库屋面流下来的雨水,直接冲刷线间填土,检修库屋面汇水面积大,又是虹吸式排水,水量和水流冲击力都很大,长期冲刷,可能造成路基沉降,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现场调查,优化方案。设计单位提出在检修库周边新增排水沟及排水暗管。他组织施工单位进行了现场测量及复核,发现该方案需拆除已施工的部分排水沟,会产生废弃工程。他再次组织设计单位调整方案,结合动车所整体排水系统,重新研究确定了排水去向。他连续3天坚守在工地,终于完成了排水优化方案,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确保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北京朝阳枢纽工程施工条件困难,再加上疫情影响,工期曾一度滞后。面对工期压力,张琦将整个枢纽剩余工程分解到周,每周统计完成情况,发现进度滞后的及时了解原因,协调解决影响施工的问题。每月初组织主要标段召开进度分析会,每月底对各参建单位当月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全面督导工程整体进展情况,确保每月完成实物工程量与年初下达的形象进度计划相匹配,为北京朝阳枢纽工程按期开通做出了贡献。

 (市国资委宣传工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