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黑牛城道地块麝香类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与风险管控项目     ■企业/供图

        日前,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工修复”)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中可以看到,该企业聚焦土壤污染防治系统解决方案、修复“产业协同”解决方案、资源再生解决方案和智慧环境管理解决方案四大核心业务,成为国内该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

        2023年,建工修复深耕区域、深耕产业、深耕专业,在传统污染土壤修复业务持续稳固的基础上,着力增强专业化服务平台的品牌效应,新业务类型项目比重逐步加大。在云南连续中标多个亿元级矿山修复项目,打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与老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固废利用+矿山修复”业务成为表现亮眼的增长点。以京津冀地区为起点,建工修复快速进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延伸土壤污染防治业务组成,进一步辐射水生态治理类项目、垃圾填埋场治理类项目等,提升公司系统解决能力。

        报告期内,建工修复实现营业收入124661.03万元,近3年收入整体规模保持了增长,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3.61%,为3年来最高水平,资产负债率降至55.46%,资本保值增值率122.67%,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建工修复研发费用同比增加7.35%。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使应用场景广泛的直接热脱附工艺节能降耗2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研发了具备分段加热及强制机械清焦的间接热脱附技术与装备,能效水平提升10%以上;研制出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工程化应用的生物修复一体化智能装备,与传统生物堆修复技术相比,修复周期缩短60%-80%;研发了原位热强化耦合化学氧化/还原修复技术,依托示范工程试验每吨污染土壤处理能耗、碳足迹降低80%以上、修复成本降低50%以上,为未来绿色低碳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进行了前瞻储备。

        依靠创新延伸服务链价值链,建工修复依托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开放型产学研用平台,基于课题研究及修复工艺实战经验积累,累计获得境内外365项专利授权,位居行业前列。2023年,建工修复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认定。企业以污染地块智慧环境管理为切入点,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地块环境多层分类数据库及分析模型,采取“平台+应用”的建设模式和“平台+生态”的运行模式,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典型区域的重点行业场地上开展了系统性示范应用与有效性验证,多维度加快协同发展,提升竞争能力。

        2023年,建工修复第10次荣获“固废细分领域(土壤修复)领跑企业”荣誉称号,入选北京企业联合会评选的“2023北京高精尖企业百强”“2023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百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