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媒体中心服务保障人员准备餐食                                      ■企业/供图

        凌晨四点多,冬奥会主媒体中心集中宿舍区,热气腾腾的早餐刚刚出锅,北京建工集团冬奥保障团队正在食堂分餐。“每天我们要保证1000多人用餐,早餐用时最少,我们也需要1个多小时的分餐时间,大家只有四点起床才能确保6点所有人正常用餐。”项目书记陈超说。

        早上7点,主媒体中心VNI领域北京建工负责人池明智边吃早饭边和团队布置当天的保障任务安排,这个团队正是主媒体中心场馆建设者,在接到冬奥保障任务后迅速转型。“我们团队要负责主新闻中心约21万平方米的范围,包括各类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各类保障人员的食宿,以及配合电力公司做好供电保障。”池明智介绍。

        平均每个人管理约553平方米的面积,池明智的团队从12月1日进入赛前保障后一刻也不敢停歇,而所有关于服务保障的策划案更是在去年9月份就已经制定完成,1月4日正式闭环管理后保障团队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微调,虽然紧张,但池明智坦言,一切工作都井然有序。

        对团队而言,设备设施的运行顺畅决定了整个冬奥会向世界发声的效果。也正是保障“发声”的需要却让团队为了制冷紧张了一把。

        由于各类媒体的转播需求,场馆内大量的设备集中,所以即便是寒冬腊月,场馆内的空调机组也需要制冷来给设备降温,同时部分区域还要供暖,冷热切换的频率高。去年6月份项目得知要进行冬季制冷后,团队进行了大量试验,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2021年11月15日供暖后,技术人员还在年底前进行了两次阶段性调试,并提前将所有重要点位标记编号在图纸上,所有负责的人员人手一份站在相关点位进行记录,“1月底,我们正式启动供冷,在冬奥会开幕前再进行最后一次调试,确保所有点位的安全输出。”池明智说。

        整个冬奥会期间,380人的团队中,134人位于核心区闭环管理,246人是在环外管理保障。所有工作做到了24小时两班倒。项目设立了原地待命的应急保障组,负责发生问题立刻前往处置,而日常巡视整改小组则不断地巡视重点区域,如空调要确保1个小时巡视一次,其他区域2个小时一次。

        整个运营保障中,项目对重点部位的备品备件进行提前准备,如新闻发布厅的各类灯具、室外围挡等全部做到了“用一备一”,防止突发情况。

        除了自有380人的团队外,还有其他保障单位的600多人,这1000人的食宿数量多,且众口难调,管理人员紧急协调属地资源,从负责项目现场的餐饮公司在京内的其他工地食堂调配食品,同时,每餐饭菜的保温、留样、登记、分类、消毒全部做到了有据可查,保证了现场的食品安全可控。住宿上,项目改造了原生活区,按照三人一间的标准居住,同时公共洗浴设施、室内空调、洗衣机、烘干机等设施一应俱全。

        春节期间项目为所有380名团队保障人员统一配备工装、体检、保险,面对面组织项目管理人员与每个工人谈心谈话,做好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家属慰问,除了视频和贺卡拜年外,每个人员的家属都收到了企业送来的新春大礼包。

        整个380人中,建工集团自有管理人员36人,对于团队的选择上,池明智说:“虽然全员都递交了闭环申请,但我们按照领导先上、党员先上、男同志先上的原则确定的保障人员。”技术员江伟今年1月1日刚刚举行了结婚,2号便来到工地进入闭环,妻子和家人对他的决定非常支持;OBS区主管汪博由于工作太忙,从10月便没有回天津老家;质量员王元最后一次回家刚走到半道愣是被工地的事情喊了回去,到晚上才回家看了下父母第二天早上便回到现场。“我们团队的每一名员工都克服了极大的困难留守,大家的信念只有一个——让冬奥保障万无一失。”池明智笃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