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垡头地区焦化厂公租房项目 ■企业/供图
“屋外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三伏骄阳,家里基本都能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整体居住舒适度相比过去有了大幅提升。”说起超低能耗房入住感受,居民张女士兴奋地说。
由北京保障房中心投资建设,北京建工城乡集团承建的朝阳垡头地区焦化厂公租房项目,作为北京市首个装配式高层超低能耗公租房小区,日前荣获2021年中国土木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自主研发外保温组合解难题
焦化厂公租房项目位于北京市东五环与化工路交汇处的西北方,由10栋高层、8栋配套商业、东西区2个车库构成,其中17号、21号、22号楼不但是北京市第一批超低能耗建筑,更是全国首批一类高层住宅超低能耗建筑。面积小、户数多、门窗重,同时搭配开放式阳台户型设计,将整个项目建设难度大幅提升。
据施工方城乡集团工程承包总部技术质量部李孟男介绍:“在超低能耗住宅中,气密性、保温性是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进场后,首先就要解决外墙的保温性能及被动门窗的深化设计与安装难题。”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难题,项目管理人员表示,该项目部自主研发了岩棉板+VIP真空绝热板的外保温组合,这在全国尚没有先例。同时在施工中,由于各种窗口、阳台、挑檐和凹凸造型众多,为减少板材型号,提升施工效率,根据2.8米的层高,将真空绝热板宽度统一为10厘米、20厘米,而长度分别为10厘米、20厘米和40厘米,实现了型号的化整为零。
“整个施工现场只有三种规格的真空绝热板,经过BIM对整体的保温材料综合排版,我们当时共计11万块VIP真空绝热板全部实现无切割、整块排布,同时确保6.5万块岩棉安装牢固。”城乡集团工程承包总部焦化厂公租房项目生产副经理郭少奇说。
全国首例应用地道风系统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还充分利用浅层地热资源,在超低能耗住宅中采用了国内首例地道风与带热回收新风系统组合应用技术。”项目管理人员介绍,由于超低能耗建筑对气密性要求很高,不能频繁开窗开门,整栋楼的冷暖只有通过自身和带热回收功能的新风系统来调节,因此美观、实用的楼内新风系统成为整体系统的重要环节。而地层对自然冷热能量有蓄存作用,可作为天然的冷源和热源,因此该项目利用地埋管形成地道风系统。
该项目在地道风系统东西两侧均设有集气室,室外新风进入到东侧集气室内,然后经过地道风换热最后由西侧集气室内排风口经过建筑风道送至各楼标准层。每层阳台均设有新风一体交换机,因此可以通过新风系统与地道风系统连通,使室外新风与地道风混合后送入室内。
“此外,我们在混凝土风管周围的土壤中和集气室内还设置了用于监测土壤温度和地道风温湿度的传感器,经过检测数据显示,地道风恒温,且室外空气通过地道风系统后,温度可提升或降低4至6摄氏度。”项目管理人员如是说。
见缝贴膜保证整体气密性
“室内贴防水隔气膜,室外贴防水透气膜,所有可能发生漏气的位置,我们都采取保护膜封闭。”郭少奇说。
窗户作为住宅建设中二次安装单元,窗体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如果密封不当,极易造成漏风跑气。因此,常规的内嵌式外窗施工法已无法满足该项目要求,必须采用外挂式施工,以此增强室内气密性和减少窗户热传递效应。
现场所有超低能耗房屋的窗户都凸出结构墙约130毫米,四周全部采用黑色防水透气膜进行封闭,同时在窗户各个固定点位置,所有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金属构件全部增加了橡胶绝热垫块,以减少热传递。
由于装配式结构与装配化装修存在天然拼缝,提高了超低能耗住宅施工中气密性控制的难度,为此项目部凭借多年技术积累,针对装配式施工部位,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保证了超低能耗住宅气密性这个核心指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