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国网北京电力在延庆换流站内开展首次检修工作     ■通讯员 程伟/摄

        随着北京延庆-中都换流站正负双极换流阀解锁成功,直流系统恢复运行,张北柔性直流工程经过首次年检后顺利带电运行,至此来自张北的清洁能源再次入京,为“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和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提供安全稳定的绿色电能。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北京冬奥绿色电能输送的主通道——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开展投运以来的首次年检工作,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前唯一一次全面“体检”。其中,北京受端换流站±500千伏延庆换流站自9月10日开始年检,来自全国39家参检单位的近600名电力检修人员,37辆作业车,分赴25个作业面,开展7865项例行检修试验、9项特殊性检修、27项重点检查验证、16项隐患治理工作,有效确保站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也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由张北、康保、丰宁和北京4座换流站和666公里的输电线路组成,自2020年6月投运,将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基地与北京负荷中心隔空“牵手”,每年可向北京电网输送约14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约占北京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助力北京冬奥场馆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

        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此次年检任务,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国网北京电力历经10个月精心筹备,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制定了首检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年度检修现场指挥部和专业工作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我们不仅要给全站设备进行‘体检’,还要给它们‘治病’,平均每天要完成350多项的检修项目,大到451吨的换流变,小到一根头发丝细的光纤,我们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设备达到最健康的水平。”国网北京电力柔直调相机运检中心副主任赵璧介绍。

        在科学搭建组织体系架构的同时,国网北京电力还首次在年检现场使用阀塔防尘罩、电子围栏,创新研制了换流阀放电杆,全力解决现场工作的难点与痛点,切实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和检修质效。

        检修工作中,电力人员还通过使用内窥镜、高倍清晰彩色镜头,将观察到缺陷及损伤部位反馈到终端,进行冻结、录像、放大、分析、测量等处理,提高对缺陷判断检测的准确性。检修中还运用了鹰眼无人机开展设备智能巡检,高清摄像头能够对构架上的金具、母线、绝缘子、避雷器、套管等高空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拍照留底,也能够对日常肉眼及摄像头无法近距离监控的设备盲区进行一次大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逐项进行隐患排查。

        位于换流站阀厅的柔性直流换流阀是延庆换流站的“心脏”,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是新型电力系统中交流电与直流电灵活转换的核心,24座阀塔共有3168个子模块、26000多个水管接头、1500多个主通流回路接触面和7606根光纤,风电、光伏等绿色电能通过直流线路汇集到这里,通过换流阀转变为常用的交流电。

        “为了确保绿电可靠传输,换流阀在运行过程中设计了一定的冗余度,个别子模块若发生故障则自动退出队列,不影响整体方阵的阵型和节奏。年检期间,检修人员要对换流阀子模块进行细致的功能检测,并对故障旁路的子模块进行更换、分析、处理。”国网北京电力柔直调相机运检中心周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