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建工修复公司自主研发的土壤修复先进技术装备代表行业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本次展览的重点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和社会民生领域取得的一批重大成果。现场共分12个展区,展项包括“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中国空间站模型、火星车、“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
北京建工修复公司自主研发的土壤修复先进技术装备展项作为代表“十三五”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科技创新成果的重点展项,借助模型沙盘展示了自主研发土壤快速淋洗装备、热解吸设备、原位加热修复技术系统和连续管式原位注入装备等。
其中的污染土壤快速淋洗装备是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成果。通过强力解泥、精细筛分和高效固液分离等淋洗技术,实现污染土壤减量化。可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多环芳烃及复合污染的砂性土壤。该技术成功在广东广州、山东青岛、青海海北、云南楚雄等地区的大型修复工程应用。该技术获得环保部“百强环保技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等。技术模型被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新时代部分收藏。
该企业自主研发热解吸设备(TDU)是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课题应用项目。该技术通过间接加热,将污染土壤加热至其所含污染物的沸点以上,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有选择地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达到将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并对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该技术能有效修复重度有机物污染土壤,尤其是半挥发及难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已经在广州等地区的大型修复工程中成功应用。
此外,原位加热修复技术系统更是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成果,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加热系统、尾水尾气处理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该技术的优势在其不受地层渗透性的影响,可在渗透性差或均匀性差的污染场地中应用,可原位降解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该技术目前应用于天津、宁波、武汉等地区的修复项目。
而连续管式原位注入装备是修复行业技术“新秀”,采用高压水射流和连续管技术,实现原位修复工程的钻注一体化,效率提升明显,修复范围广,最深达100米,适用于加油站、填埋场、爆炸危险场地、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块修复。建工修复主持研制的该技术设备经行业技术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工修复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在“十三五”时期坚持以国家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修复技术前沿领域,着力打造“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加强场地污染过程模拟与修复工艺基础研究、修复技术材料与装备研发等,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9项,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135项,构建综合全面的技术研发体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