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公园为游客提供了多处观赏美景的场所                         ■记者 周宇杰/摄

        孙河乡村民沈爱新现在还记得现在绿草如茵,小桥流水的温榆河公园之前的旧模样。“我们这些在孙河乡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是眼看着脏乱差的乡村地如何变成现在游人如织的美丽公园的。”公园开始建设起,村民们就盼着早日开园,现在开园了,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没有让他们失望,这里也成为北京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公园可打卡位置众多

        2020年9月1日正式开园的北京温榆河公园地处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清河、温榆河两河交汇处,城市副中心上游,是重要防洪通道,也是重要生态走廊。公园整体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最大“绿肺”。按照“一年启动、两年示范、五年成型、十年保育、多年成景”建设成长型公园的目标要求,公园建设工作始终稳步推进。

        温榆河公司副经理张春介绍,自开园至今,园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85万人次,日均游客3700人,最高单日接待游客数量近28000人次。园内地形高低起伏,乔灌木错落有致,花卉争奇斗艳,吸引了周边,甚至通州、昌平等区居民来游园休憩、观景拍照。

        “我们可‘打卡’的位置特别多。西园的茑屋、阳光沙滩、芸上梯田,东园的草甸芳华、五柳观湖、望山阁等景点都深受游客喜爱。”张春介绍,作为西园制高点之一的茑屋,是园区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同时,还为游客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观赏公园美景的绝佳场所。未来通过湿地水系涵养,大量迁徙鸟类将安家落户于此,形成壮观的鸟类栖息地,届时茑屋也将承担越来越多的休闲及自然教育等功能。

        芸上梯田位于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西园,高20余米,园区地势最高的景点。该景点具备重要的生态教育意义和农耕休闲体验功能。

        公园成特色活动举办地

        示范区始终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和朝阳“三化”主攻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致力打造各类特色活动。2020至2021年,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的第四十二届、第四十七届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连续两年在温榆河公园示范区成功举办。凉爽的天气、优美的景观、舒适的跑道、精巧的设计,为选手们带来绝佳体验。

        开园至今,公园还承接了多项大型活动,涵盖体育、文化、休闲等类型,包括2020年北京“十大文化艺术活动”之一的麦田音乐节、“秋露温榆,一帐欢乐营”露营活动、2020北京公园冰雪半程马拉松赛等。此外,还有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的秋游、健步走等活动。

        公园未来将继续围绕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四大板块,联合社会专业力量,举办形式更丰富、内容更有趣、市场更欢迎的活动。同时,温榆河公园将逐步围绕标志性景点,深挖背后的历史故事、提炼其中的文化内涵,探索打造自有IP活动,逐步形成引进活动加原创活动的整体规划布局,努力实现一年四季活动不断的目标。

        公园便民设施齐全

        记者在公园内看到,除了优美的生态风光和各具特色的“打卡地标”,公园的基础设施也相当齐全。北京温榆河公园基础设施“五一”期间全面升级,增设停车位、餐饮设施、露营区、临时卫生间等,方便市民游览。

        在停车方面,公园停车位总量达到4049个,其中包括1581个固定车位和2468个临时车位。各停车场位置在各大地图导航APP中均有准确定位,游客可按照地图导航到达停车场。

        餐饮配套方面,公园现有7处餐饮设施,其中东园5处、西园2处,新增8处移动餐车点位,增加的点位分别位于东园的望山阁、礼弦桥广场、丛林王国,西园的阳光沙滩、极限秀场、芦苇码头、林廊听鸟、生态文化中心等客流量较大区域。主要经营品类为西式快餐、网红小吃等。

        园区新增59个制式座椅,增加8处特色休憩设施。在草甸芳华、月影泉、生态文化广场增加了3处特色帐篷区,竭力满足游客遮阳休息需求。后续,公园将结合停靠站点,再增加11处综合服务空间。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持续提升游园便利性、改善游客体验感,更好地建设成长型公园,使温榆河公园成为有持久吸引力的网红打卡地,真正实现由‘网红’到‘长红’的转变。”张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