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京新高速路面病害处理                                  ■企业/供图

        “目前,我们实行病害路面单元化处理施工,确保当天修补,当天开通。”首发养护公司工程事业部副部长朱伟涛表示。随着北京冬奥会重点保障工程项目京新高速部分路面病害处理专项工程正式开工,施工方首发养护公司表示,目前项目已完成总体施工24%,预计将于今年7月底全面完工。

        采取不断路施工作业

        京新高速路面病害处理专项工程位于京新高速西二旗桥至六环路楼自庄桥,全长5公里,经首发养护公司前期排查统计,本次专项工程预计处理路面病害15.7万余平方米。

        朱伟涛告诉记者,京新高速北京段起点位于五环路箭亭桥,终点位于昌平区德胜口村南,路线全长37.7公里。其中,西二旗桥-楼自庄桥路段共分2011年12月和2014年5月两期开通。多年来,该路段在长期重交通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目前路面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横裂、纵裂、唧浆、网裂、龟裂……我们经过前期排查,发现西二旗桥至六环路段是道路病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朱伟涛补充说。

        记者通过施工图获悉,本次路面病害专项治理工程主要针对京新高速三条主车道进行翻修,不包括桥面和应急车道区域。由于京新高速全天通行量较大,为尽可能减少交通影响,项目部每天只在夜间11点至次日5点之间施工,同时采取不断路施工作业。“我们在施工时,只占用其中两条车道,同时采用单元化作业,尽可能压缩施工区域,减少对交通影响。”朱伟涛表示。

        6天维修一个病害单元

        阶梯式铣刨施工、多工种穿插作业、实行单元式维修作业……为最大程度提高施工效率,项目部在加大施工人员和设备数量的同时,召开技术沟通会,逐项提升完善施工组织方案。朱伟涛告诉记者,项目部首先将5公里范围内道路病害,以两座桥之间为一个施工单元,依次进行划分。为了能在100米作业区域内实现多工种同时作业,项目部摒弃了传统两台路面铣刨机同时推进的方式,改为阶梯式铣刨。“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我们让两台铣刨车中间拉开15米距离,便于工人中间穿插施工,从而节约施工时间。”朱伟涛表示。据了解,在采用阶梯式铣刨施工后,施工效率提升50%以上。

        记者从施工方案中看到,整个施工区域共分为13个施工单元,同时每个单元都配有自己1:1完全还原施工场景的施工组织平面模拟沙盘,方便参建人员在进场前就能清晰了解自己的作业区域。据施工人员介绍,由于大部分病害处于京新高速进京方向,因此项目部首先从出京方向开始干起。“我们本次先从最外侧两车道开始施工,然后再进行最内侧车道维修,一个600米至1000米的施工单元通常维修时间在6天左右。”朱伟涛说道。

        优化创新交通导行工序

        “由于唧浆、龟裂等病害不仅影响道路行驶舒适度,更会加快道路的损坏,为了确保冬奥会保障路段安全畅通,我们全力提升路面舒适度。”朱伟涛说道。

        “作为道路病害专项治理工程,处理后的京新高速不但路面防水性能将有大幅度提升,同时寿命也将延长6-10年。”朱伟涛说,为了减少路面裂缝,项目部首先在路面底部增加了一层抗撕裂纤维格栅,可抵抗80kN拉力,面层摊铺时,还特别增加了一层1厘米厚的橡胶碎石沥青防水层,减少雨水对路面材料的侵害。

        此外,为最大程度减少使用对周边交通影响,项目部特别对交通导行工序进行了全新优化创新。记者在现场看到,全新插拔式交通警示架、与高速公路联动的可变情报板,项目部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尽可能提前提示社会车辆绕行和安全通过。“目前,我们每天施工导行能够达到15分钟进场作业,相比之前用时减少一半以上。”朱伟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