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地图发布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近发布首张“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地图”。这张地图覆盖了全市4561家经营性机构、近8.2万名从业人员,以及近4000亿元营收总额等人力资源产业数据信息,是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一份“动态白皮书”。该地图还接入了本市“智慧人社”系统,并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正式上线。

        这张地图“科技感”十足,应用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质生产力科技元素,用地图的形式,清晰地展示了北京市各区人力资源产业分布状况,有效满足了数字经济和多样化就业形态的市场需求,促进了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数据显示,远程面试、虚拟洽谈、AI评价、直播带岗、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灵活用工等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占据主导位置。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据信息是这张地图的一大亮点。目前,本市相继建成国家、市、区三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相关数据和整体情况都在地图中得到了体现。朝阳园体现了“国际化+示范化”,成为首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海淀园体现了“高端化+数字化”,营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新格局;通州园体现了“政府公共+京津冀协同”布局,辐射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市级园大兴园体现了“国门+临空”,围绕新机场,为相关产业提供紧缺人才。区级丰台园体现了“温馨+港湾”,营造梧桐引凤的人才温馨港湾。

        这张地图还生动展现了北京市人力资源行业结出的“累累硕果”。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业务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以及300多个重点城市,商业触角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人才国际化流动。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地图盘点产业“家底”,全景式展现了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结构和布局,便于企业快速获取政策和服务资源,引导企业和项目快速落地;推动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队伍,并提供了先进的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

        《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2024年版《目录》”)同步发布。这是本市连续第五年编制发布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它是本市重点产业领域所需人力资源的市场“晴雨表”。2024年版《目录》由《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和《技能人才需求目录》构成,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满足数字化、绿色化和区域人才的需求。

        其中,《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目录》包括13个产业、60个核心领域、147个重点方向,列举了347个代表岗位,并提供了年薪区间参考值。今年,量子信息技术研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芯片设计等16个核心领域获评综合紧缺程度五星级。《技能人才需求目录》包括8个产业、68个职业(工种),对职业(工种)做了基本描述。它将每个职业(工种)按照一般、比较、非常急需紧缺等序列进行了评级。今年,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20个职业(工种)进入非常急需紧缺序列。据悉,今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人力资源市场997万招聘数据分析和重点企业问卷调查结果,对目录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首次增设“重点需求区域”;围绕服务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增加了数字人技术研发与应用、低空飞行器研发与制造等核心领域;锚定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目标,增加了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氢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核心领域;紧跟职业发展变化和趋势,将云网智能运维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新职业(工种)列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