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南站北广场外,“伟大复兴”主题花坛迎来旅客拍照留念 ■记者 周宇杰/摄
记者从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重点站区管委会、国铁北京局、首都机场联合举办的“十一”假期交通保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国庆假期大型活动丰富多彩,进出京游、近郊游和市内重点区域出行集中,预计交通量和客流量将超过2023年同期水平。市交通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子龙介绍,假期交通运行将呈现“整体增长、热点集中、高峰突出”的特征。市交通部门将提前部署配足运力,预置安全保障力量,完善人员聚集区客流疏导方案,全力以赴确保城市交通畅通有序。
今年,市重点站区管委会首次在七大火车站设置了8组国庆主题花坛。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宣传处副处长李然介绍,花坛设计与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主题花坛遥相呼应,站站有亮点。同时,“七站两场”于9月25日、26日,9月29日至10月7日期间全面开启夜景照明,增添节日氛围。
今年“十一”假期,京津城际铁路亦庄站将正式开通运营。国铁北京局集团客运部副主任郭柳明告诉记者,北京局将全力做好亦庄站的开通准备工作。“亦庄站的开通将为周边居民和企业提供便捷的通勤服务,实现京津城际列车在北京市域内的多点停靠,进一步织密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郭柳明说。此外,市交通委充分考虑乘客需求,安排部署了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市内交通接驳方式,构成了亦庄地区铁路、轨道、公交联通的多层次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体系。
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同时做好假期保障工作。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质量部副总经理刘宁表示,北京两机场持续强化信息预置和资讯引导;持续强化适老化、首乘旅客和残疾旅客等特殊需求服务。
针对市内公园景区、热门商圈和大型活动场所周边交通集中的情况,加强客流现场组织,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周边公共交通运力投入。在地面公交方面,对故宫、什刹海、八达岭等重点区域30条线路增加配车300余部;在轨道交通方面,根据实时客流监测,对可能出现较大客流的重点车站,适时采取加开临客等灵活调度措施,加强大客流车站重点部位监控和疏导组织。
针对今年重点场站旅客接驳运输压力增大的情况,市交通委会同重点站区、铁路、民航、公安交管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统筹调度,采取地铁备足运力、延长运营时间,公交增加夜班和摆渡运力,出租车、网约车加强调度保点等综合措施,全力服务旅客出行。其中,在确保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地铁2号线、4号线、7号线、14号线、19号线、大兴机场线延长运营时间,地铁16号线提前开站运营,保障夜间到京乘客出行。
此外,为服务外籍乘客出行需求,在已支持银联卡、扫码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全市轨道交通路网27条运营线路(含2条机场线、西郊线、亦庄T1线)全时段、全闸口可使用境外银行发行的万事达卡(Mastercard)、维萨卡(Visa)刷卡过闸。此外,外籍乘客还可购买Beijing Pass乘坐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公交和巡游出租等交通工具。交通部门在1号线八通线天安门西站、2号线东直门站、大兴机场线全线站点等34个站点试点配置翻译机,支持将多国语言翻译成语音或文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