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国际公司的“丰收”罐头                                       ■记者 董一鸣/摄

        从鲜果采摘、加工、走下生产线,到打包装车发往世界各地,外经贸集团所属丰收国际公司的黄桃罐头历经多道工序后走出国门。在罐头果品赛道上,丰收国际公司已走过30余年。“丰收国际公司黄桃罐头2023年出口量为1215吨,已成为拉动企业产值增长的主力军。”外经贸集团所属丰收国际公司副经理杜冰说。

        “丰收”商标注册于上世纪60年代,提起“丰收”品牌,大多数老北京人并不陌生。20世纪80年代,水果罐头是走亲访友的热门礼品。如今,不少消费者依然喜欢这种颇有年代感的食物。事实上,这个看似非常传统的食品,是我国最早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产业,是中国食品工业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水果罐头主要出口品种包括桃子罐头、梨罐头、橘子罐头等。2023年,中国黄桃罐头出口量为15.25万吨,占水果罐头出口总量的27%。

        丰收国际公司成立于2005年,前身为北京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历经改革重组,现为祥龙公司旗下外经贸集团的贸易平台,主营食品进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中国的水果罐头在国外一直备受欢迎,且长期以出口为导向,对曾经的外汇创收和今天的稳外贸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丰收国际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田丰说。多年来,丰收国际公司通过优质服务和产品质量,深耕日本中高端水果罐头市场。2023年,丰收国际公司对日本出口水果罐头营业收入约8000万元,占全国对日本水果罐头出口额的7%。依托国内产业发展带来的原料优势和生产加工优势,丰收国际公司始终保持品质过硬、口碑良好。

        近几年,水果罐头作为应急储备食品受到国内消费者重视,国内市场黄桃销售的火爆程度已超过出口市场,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丰收国际公司紧抓机遇,立足国内市场,通过重塑老国货自主品牌,将长期经营的出口食品黄桃罐头推广到北京“京企直卖”平台销售。清甜糖水裹着桔黄色果肉,“丰收”黄桃罐头在“京企直卖”平台上一经推出便被一扫而空。

        “过去提到水果罐头,消费者会下意识地担心里面添加了防腐剂,或是担心时间久了,罐头里的水果会不新鲜,导致营养成分流失。”杜冰介绍,罐头生产采用的是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的模式,水果从地里摘完2到4个小时就被运进车间,通过密封杀菌技术将营养成分锁进罐中。丰收国际公司严格把控食品健康安全质量关,建立了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食品生产过程可视、可控、合规。此外,“丰收”牌黄桃罐头采用与出口日本的产品同样的生产工艺以及检验标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新鲜的果实,成熟的加工工艺,完全不需要防腐剂。所以部分消费者担心的防腐剂问题完全是多虑的。”杜冰表示,消费误区的存在也让企业反向思考,探索国内市场未来发展方向,从健康角度出发,开发低糖等产品,以“互联网+罐头”改变了食品商超流通的单一传统销售模式,线上平台扩大了罐头市场的覆盖面,也能充分展示罐头食品的健康及安全属性。

        近年来,国家和北京市接连出台政策支持老字号传承发展,为品牌复兴奠定了基础。杜冰说,2023年,为更好融入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强自有品牌建设,丰收国际公司依托“丰收”品牌重塑老国货品牌影响力。“最终还是要做我们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杜冰说。国内市场的巨大空间提供了锻造产品和品牌的机会。前不久,丰收国际公司业务团队前往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开展业务合作,借助绥芬河市拥有的经销渠道,积极开展实体店销售,推动“丰收”品牌产品线下零售。前往鹤岗市农场开展走访考察。“该农场以木耳、菌菇产品为主,农场与产品均具备绿色认证、有机认证资质,是公司菌菇类产品候选对象之一。”丰收国际公司经理田凯征告诉记者,通过深入考察,业务团队了解到该农场的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为日后进一步合作增添了保障,并将“双有机”木耳列入待开发产品清单,后续将作为“丰收”品牌产品推向市场。

        “截至目前,公司国内‘丰收’水果罐头通过新零售渠道销售超百万元,这让大家对重塑老国货品牌充满信心。”田凯征说。下一步,丰收国际公司将持续开展选品和拓宽销售渠道工作,不断扩大品牌产品知名度,提高品牌美誉度,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