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外景 ■企业供图
北运河畔,东六环旁,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已现雏形,两片巨大的“京帆”屋盖已经“露出”地面。作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这里6700余名施工人员全力抢抓工期,主体结构、市政配套工程、屋盖钢结构、二次结构等多个作业面交叉施工,全力推进年内主体完工。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即承担着交通枢纽的重任,又包含商务办公、国际酒店、购物中心、高档公寓等功能高度复合的“站城融合”城市综合体,多样城市空间融合。为了实现空间高效利用,项目方京投枢纽公司将一体化开发设计理念贯穿始终。“从规划之初,我们就创新开发模式,引入TOD理念,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一片高效、集约、舒适、绿色的城市空间,后续还将服务于运营管理。”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刘文介绍。
一体化理念之下,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布局,采用地下三层设计,其中地下一层为进站厅及城市通廊,地下二层为候车厅及换乘空间,地下三层为站台层。同时,地上布置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综合开发,打造高品质城市综合体。从数据来看,一体化工程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将达到139万平方米。
施工现场,铁路主站房区土方施工接近完工,“京帆”屋盖钢结构施工已完成两片,第3、4片钢结构屋盖施工正在有序推进。为了再现历史上通州“千帆竞连”繁荣景象,京投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了“一构双层”的组合。“上层是由张拉膜面层、钢结构及遮阳金属板组成的帆面;下层是ETFE气枕膜组成的屋面,增强了整体形象的轻盈、灵动感。”刘文介绍。双层体系有效引入外部自然光,大大增加了地下公共区自然采光,全年可节约采光能耗约48.6万千瓦时,相当于130个四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其次,在防晒隔热方面,双层体系降低围护结构表面太阳辐射能,有效防止强太阳辐射直接影响室内温度,全年可减少热负荷约520万千瓦时,相当于1500个四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未来,“京帆”之下将形成开放多元的城市空间,实现“檐下城市会客厅”的空间定位,从而增加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宏大工程的背后,一个集建造过程成本、安全、质量、进度、资源等方面一体化管理的智慧建造平台为工程保驾护航,推动工程建造由传统“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市政总院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院党委书记、院长陈鹤介绍,平台将BIM+GIS+IoT+PM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工程参建各方信息共享与协同,构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建造管控体系,将智慧建造管控思路与项目现场管理实际深度融合,建设项目数据库,形成数字资产,实现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平台化、数字化管控。
“我们深度挖掘BIM+GIS应用,构建线上智慧化工作场景,提升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搭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监控管理和智能分析平台,为工程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辅助工程决策。”陈鹤说。
目前,智慧建造平台服务枢纽工程参建各方6700余人,实现各参建方之间数据贯通,高效推动工程各环节的无缝衔接、高效协同,形成工程项目“命运共同体”,构建工程项目数字化生态圈,开创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数字化新局面。
由智慧建造平台管控的枢纽工程将于2025年逐步完工并投入运营。待枢纽全部通车运营后,枢纽规划目标年绿色出行比例超过90%,是国内绿色出行比例最高的枢纽之一,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出行服务。市民由此出发,15分钟可到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40分钟到达唐山、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形成1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