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星海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丁象峰(左)                        ■企业/供图

        “这几年,企业重新焕发了‘精气神’,尤其是企业近年来持续盈利和工资待遇逐年提升,让大家越干越有信心,越干越有奔头!”星海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丁象峰说。

        丁象峰自1994年从一轻技师学校乐器制造专业毕业后入职星海集团,30年来,他从一线组装工人到研发中心副主任,经历了星海集团2004年搬迁、2017年整体疏解多次变迁。

        始建于1949年的星海钢琴,作为共和国的第一家乐器工厂,是中华老字号、北京老字号“双料”企业。2004年之前,星海钢琴在全市分布着十几个规模不同的生产基地。2004年,星海钢琴将市区内的生产基地统一搬迁到亦庄星海产业园区,形成一处集三角钢琴、立式钢琴、管乐器及民族乐器的生产基地,号称“亚洲最大乐器工厂”。2017年,星海钢琴又将乐器生产环节整体疏解至河北沧州。

        河北生产基地大量采用数控加工中心、数控带锯、自动下料锯、机械手等自动化数控加工设备,“制造效率提升20%,自动化率提升30%,制造精度提升100%,人员数量降低50%……”说起新建成的星海钢琴肃宁生产基地,丁象峰如数家珍般介绍着新基地的亮点。据介绍,一架钢琴的生产共分为外壳、音源、油漆和组装等环节,其中音源生产是乐器生产的核心工序。在肃宁生产基地设计阶段,星海集团就提出智能制造理念,专门开发6台乐器专用数控设备,将过去音源生产中手工生产的7道工序自动化(即配弦马高低、打马钉孔、铣马花、栽马钉、栽木圈、打弦轴孔、栽弦轴),原手工线用工8人日产出35架钢琴音源系统,现在全8道工序数控化,用工5人日产出40架,制造效率提高82.86%,自动化率提升300%。一线员工工作强度降低,女工可胜任更多岗位,人员数量降低45.3%。“过去音源生产工人,光培训就得3个月,然后再用6个月练习,才能达到熟练阶段,而现在,我们工人仅需培训20天即可上岗,60天就能达到熟练操作水平,而且生产制造误差也从过去1毫米优化到0.5毫米水平。”丁象峰如是说。

        在钢琴制造中,调音当属“高精尖”工种。在星海钢琴,这里的调音师最少都有着3年以上调音经验,调过的钢琴要以千架计才能独立进行调音。丁象峰介绍,一位调音师过去要熟练掌握听八度、和弦和平均律,而在肃宁生产基地,星海钢琴自主研发出辅助调音和辅助拨音两套设备,这里的调音师已不再用音叉调音,而是把辅助设备放在键盘上,敲击键盘,只用听同步即可完成钢琴调音。“目前,我们的辅助设备已申请国家专利。”

        目前,星海集团随着生产环节外迁、在京园区升级,正加速从过去单一的制造业,转型为“工业+文化”的“双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