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处置生活垃圾 ■记者 董一鸣/摄
随着一辆辆满载垃圾的运输车驶过地磅,它们也抵达了自己的终点站——首钢鲁家山生物质能源项目。作为北京西部地区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该项目在今年的暴雨中受到了影响,如今这里已全面恢复运转,每天400多辆运输车将门头沟、石景山、西城、东城的生活垃圾运送到这里进行无害化处置。
首钢鲁家山生物质能源项目承担着北京市八分之一的生活垃圾处置任务,公司副总经理陈兴兆和同事们不敢有一丝松懈。“进入11月份,全市一些垃圾处理厂进入设备检修,我们这里的任务量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大家每天都很忙碌。”陈兴兆说。
陈兴兆指着距离工厂东门不到100米的一段新修的柏油马路说道:“这段路当时被山洪冲毁了,不仅进出道路被全部阻断,而且生产水系统管网也被严重损毁。”生产水系统是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设施,没有生产水根本无法进行处置。面对诸多困难,项目团队努力想办法,一方面他们压降处置能力,以降低负荷保障设备设施稳定运行,一方面他们利用厂内再生水作为生产水源,保障设备运行。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和首钢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团队在极短的时间内修通临时道路并解决通讯问题,将区里再生水厂的中水拉入厂区内,迅速恢复产能,保证生产稳定。
随着路通、水通后,全力以赴保证灾区垃圾处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工作。由于暴雨山洪导致的垃圾与泥土裹挟在一起,根本无法进行人工分拣,快速处置成为最大难题。陈兴兆说:“针对垃圾状况,我们使用机械设备将这些垃圾反复搅匀,以防包裹了大量湿泥的垃圾被扔到焚烧炉内将火浇灭。”
两名职工操控垃圾吊将生活垃圾打散搅匀,再抓起投入到焚烧设备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处置效率和焚烧效果。
此外,针对运来的垃圾中有许多大体积的树枝、树杈,根本无法直接送入焚烧炉内,工人们千方百计地将其破碎后进行焚烧。
目前这里每天处置生活垃圾超过3000吨。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活垃圾发电设施,这里源源不断地为恢复重建提供了电力支持。
首钢鲁家山园区计划在既有厨余垃圾处理基础上,扩产二期项目,预计建成后可以新增400吨/天的处理量,成为北京西部地区重要的厨余垃圾处置基地。
此外,该企业已经投用了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收运储系统,实现对厨余垃圾从收集、运输到处置的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让生活垃圾处理更加智慧和高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