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均(左一)与工作人员探讨试验检测技术问题                             ■企业供图

        他先后主持、参与2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50余项知识产权、12项科技奖,出版了《道路多维信息管理技术》《城市道路精细化养护管理与技术》等3本专著,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第五届“北京公路青年科技奖”,成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与运营专业“首席技术专家”。他就是孟均,现任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护集团”)科技检测处经理。孟均继荣获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之后,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智慧”引领市政养护升级

        孟均作为有着航空摄影测量学工程硕士学位、信息化高级工程师、碳排放高级管理师一系列头衔的技术带头人,多年来始终将创新精神深深融入工作实践,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站在潮头。在养护信息化建设方面,他一直致力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管养科学化、精细化与智慧化,主导研发了道路3D数据采集设备、多维数据整合发布技术,建设了道路多维管理平台、北京检查井病害综合治理平台,为解决城市顽疾提供助力。

        为解决道路多维数据在互联网上合规合法使用问题,他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到了国内第一个道路三维数据审图号,成功采集了8000多公里道路桥梁数据,为缓解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的拥堵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北京市慢行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服务。

        孟均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北京的养护变革中率先破题,以信息技术为“针”,为城市治理“绣”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孟均提出“信息化支撑+精细化养护”的理念,将PDCA循环管理理念植入信息化系统,采用巡养分离、单元格等管理方式,对养护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实现闭环管理。他经过多年实践,提出“智慧管家”思路,归纳形成了“两精两全、三清四化”的服务理念,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引领下,传统的基础设施养护业务已然升级。

         “走出去”开拓外埠市场

        为了将首都先进的养护技术经验及管理模式输出到其它城市,孟均抓住“互联网+”的热潮,借助养护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凭借“智慧管家”这把“金钥匙”,大力开拓外埠市政养护市场。他南下广州,北上内蒙古,力推“智慧养护”“走出去”。“智慧养护”项目先后在10多个城市落地,签署合同总额超过20亿元。

        赤峰养护项目是养护集团近年来最大的外埠养护项目。自2019年7月承接赤峰市中心城区市政园林养护标准化项目后,孟均带领团队在推行“智慧管家”模式的基础上,完善标准规范、细化作业流程、强化考核机制等举措,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赤峰模式”。

        作为项目经理,他还将养护集团“精细养护、无痕服务”的理念和夜间养护作业经验全面引入赤峰,实施了井盖一体化治理,实现了紧急类病害24小时修复,缓解街道因施工造成的拥堵,让赤峰市民切身感受到“首善标准”的服务。2021年12月,在孟均的努力下,“赤峰模式”落地通辽。

         坚守初心为民办实事

        孟均不忘坚守一名党员的初心,倾力为群众办实事。

        他在工作中发现赤峰个别点位存在老旧小区路面破损、下水道不通、路灯不亮等问题,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为此,他积极与属地政府沟通,结合政府“党建进社区”的工作,提出“养护进社区”的建议。他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和社区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紧紧围绕“适需服务、居民自治”主题,梳理出“社区居民提问题、专业人员出方案、社区公示投票、作业队伍维修、检查人员验收、物业资金支付”的“养护进社区”“六步工作法”,打造“路平、树绿、水通、灯亮”的人居环境。

        他还积极投身扶贫攻坚工作,积极主动与赤峰市贫困村沟通,与村集体签订苗木购销协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户家中树苗,通过“以买代帮”的方式解决贫困户树苗销售难题。

        为了解决当地贫困农民就业问题,他创造性提出“劳务专业村”模式,搭建政、村、企合作平台,解决农民就业、增收问题。截至2022年10月,赤峰分公司已与喀喇沁旗蒿松沟村、土城子村等5个村签订劳务用工合作协议,培训接收700余名“劳务专业村”人员上岗作业。

        孟均表示,未来,他将坚持以创新理念做好养护事业,精心打造城市养护管理的“长安街管养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为推动养护集团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好城市”、打造“美丽乡村”,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