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50周年主会场活动在颐和园举行。本次活动以“下一个50年:挑战与发展共存的世界遗产”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活动旨在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向国际国内公众全面展示北京作为全国最早开展世界遗产保护的城市参与《世界遗产公约》的辉煌历程,共商下一个50年挑战与发展共存的世界遗产工作,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贡献力量和智慧。

        活动现场揭晓“2022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奖结果,来自6个国家的13个项目获奖,包括中国的福建南天寺保护项目、上海贵州西里弄项目、澳门M30电力供应和废物收集一体化基建性项目、南京小西湖街区项目等4个项目。

        南天寺保护修缮项目在保证文物结构安全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针对梁架歪闪倾斜的问题,精准采用“打牮拨正”传统工艺,既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又传承和弘扬古建筑传统修缮工艺,文物建筑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保护和延续。该活动评委认为,晋江南天寺项目进行了细致的保护工作,赋予了该建筑群新的生命,延续了其宗教礼拜和社会集会的用途。项目团队在全面记录和研究的基础上,恢复了建筑构件和结构稳定性,并修复了建筑装饰、特别是壁画,保证了高度的真实性。

        对于上海贵州西里弄更新项目,评委认为该项目采用了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在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之后,巧妙地构思了新建筑和街道方案来升级社区设施。密集街区中的微小干预措施促进了场所营造,并提高了社区福祉。采用基于自然资源的解决方案,如植物组成的华盖,展示了为历史建筑环境设计当代基础设施的生态友好方法。在大规模城市化和绅士化的语境中如何使用新的设计来保护历史街区?这个成本低、影响大的项目为此提供了灵感。

        M30电力供应和废物收集一体化基建,位于中国澳门,被评价为“基于遗产文脉进行创新设计的典范”。南京的小西湖街区被评价为“在社会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可复制的重要经验,该项目能以整体及综合的方式提升历史性街区的宜居性”。

        北京现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从1987年至今,北京始终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和标准不断提高遗产管理阐释水平,逐步形成包含多元主体、多元资金、多元价值的北京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逐渐打造出“世界遗产在北京”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