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公园第296棒火炬手李彦国                                     ■记者 刘偶/摄

        2月2日,中建二局三公司北京安贞医院项目经理李彦国手擎奥运火炬健步跑在北京冬奥公园大道上,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第296棒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14年前,有一项工程让李彦国终生难忘,这便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时设施第三标段服务工程。如今,他参加北京安贞东方医院项目这个重点工程建设,再次为首都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受到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赞扬

        李彦国所在的奥运临时设施第三项目部承担着6座比赛场馆、12座非竞赛场馆和24座训练馆,共计42座场馆的建设,涉及包括各种临时设施的设计、施工、保障和赛后拆除等12大项的服务内容。这42座场馆分布在北京市的各个区,并且需要同时施工。

        其中,具有百年历史的北京饭店是国际奥委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总部、指挥中心和会议举行地。李彦国所负责的临时设施工程是要在饭店内41个区域,搭设2730平方米的临时隔断,方便工作人员办公。有个房间需要安装配电箱,这让李彦国很为难,因为有一项严格规定是施工不能破坏饭店内的原有设施。他为此绞尽脑汁,终于辗转找到了一名几十年前曾参与北京饭店整修的工程部经理,翻出了以前的施工图纸,他根据图纸仔细研究想到了解决办法。最后把配电箱安装在窗外,在窗户上再开一个小窗,进行线路连接,并在小窗上加点装饰,地面上的线路也用一些小装饰巧妙地掩盖起来。安装了配电箱的房间恰好是当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办公的地方。工程人员巧妙的施工得到了罗格的赞扬,奥林匹克大家庭团队还为他们写来了表扬信。

        特殊时期挖掘最大潜能

        除了解决施工难题外,李彦国还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考验。2008年8月7日晚,奥运会即将举行前,国际自行车协会在检查中发现男子公路自行车比赛的围栏不够用,须要增设2100米。因为围栏都是事先定量安排好的,根本没有库存,而8月9日10时比赛就要正式开始。得知可以暂时借用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的围栏,但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些围栏因道路戒严不能在白天运送。于是,李彦国连夜开车到现场安排,等事情安排完毕已经是8日4时许。8日7时,他又马不停蹄地在各个场馆里检查忙了一整天。8月9日3时,2100米长的围栏终于全部到位。

        奥运施工期间,李彦国每天如同“职业车手”般驾车穿梭在42个场馆之间去解决各种问题,每日平均行程就达200公里以上;每天用手机与各个场馆保持密切联系,两块电池的电量全部耗空;有时实在太累了,就只能在路边休息一会儿后就又开始紧张的工作。凭着敢打敢拼的实干精神,李彦国和团队在2008年3月到7月,共计搭设了顺义水上公园2.58万个临时看台脚手架座席,6500平方米的遮阳篷,2.8万平方米的帐篷,以及标段范围内文字记者座席、媒体记者座席、各个交通场站的消防和照明设施。

        13次推到重来孕育“智慧”工地

        2019年10月8日,项目经理李彦国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安贞东方医院项目。这座医院是北京市重点民生工程。以心肺血管为特色,建成后将惠及周边40万居民。也是国内少有的将住院、医技、门诊等功能分区平层布置的三甲医院,繁多的专业施工内容极具挑战性。李彦国根据工程特点精心策划,实施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智慧建造”来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

        早在2016年,李彦国通过一些论文、期刊等渠道了解到了“智慧建造”的理念,他就四处考察厂家、调研资源,掌握智慧工地的发展进程。2019年安贞医院项目开工,李彦国终于迎来了将“理论”落实到“实践”的机会,为此项目成立了“李彦国劳模创新工作室”。

        李彦国带领项目班子成员白天与技术厂家沟通洽谈,晚上反复推演论证。终于出炉了第一版方案,他们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李彦国无奈地发现第一版方案中虽然智慧系统应用充足,但与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不足,无法有效提升履约水平。在进行第二版方案策划时,李彦国充分考虑工程建设诉求及管理需要,按需定制功能,但是在与厂家沟通时发现现有技术无法支撑设计功能,第二版方案因不匹配再次失败……就这样随着一次次方案设计、论证推翻,再设计、再推翻,历时两个月直到第十三版方案形成时,才最终确定了项目的4大智慧建造系统:人员智能管理、质量安全智能管理、物联AI管理、智能硬件管理,共涵盖21个子系统,对项目建设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监测和智能响应,实现多方协同工作。